根据我国海商法规定,在确定救助人的救助报酬时,需考虑的获救财产价值中不包括()。
第1题:
根据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和我国海商法,确定救助报酬应当()。
第2题:
确定救助报酬时,应当()
第3题:
无限额
以遇险财产价值为限
以救助过程实际花费为限
以获救财产价值为限
第4题:
考虑收取救助报酬的可能性
考虑被救助人支付救助报酬的能力
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
鼓励遇险方尽量实施自救
第5题:
船方和货方获救财产价值占全部获救价值的比例承担
船方和货方获救财产在救助作业中救助人所花费的时间、所冒的风险等比例承担
船方和货方获救财产价值占救助前的价值比例承担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6题:
船上人命及财产能否完全获救
一旦救助成功,支付救助报酬的多少
救助人救助水平
救助人参加救助作业所用设备技术水平
第7题:
考虑获得救助财产的价值
鼓励救助作业
海上风险
救助人的专业水平
第8题:
①-⑤
①-④
①②⑤
①③⑤
第9题:
救助人必须将获救财产送到获救方指定的安全港口
救助人应尽力防止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
除特别补偿条款外,救助报酬以“无效果,无报酬”为原则
特别补偿条款可以选择并入救助合同
第10题:
①-④
②-④
①③④
①②④
第11题:
船上人命及财产能否完全获救
救助成功后,支付救助报酬的多少
救助人救助水平
救助人参加救助作业所用设备技术水平
第12题:
接到求救信号后,即开始救助的救助人
不顾难船船长明确和合理的拒绝仍然进行救助的救助人
只救了船舶但无救助船的救助人
以上的救助人都无权获得救助报酬
第13题:
我国海商法规定,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
第14题:
按照我国《海商法》的规定,对于在救助作业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
第15题:
按各自在救助作业中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确定
按各自救助的财产价值计算
按法定的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确定
按参加救助作业的先后顺序比例确定
第16题:
首先考虑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的价值
首先考虑救助的风险
首先考虑救助所用的时间、支出的费用
应当综合考虑海商法第180条所规定的十项因素
第17题:
船员物品获救的价值
船上旅客物品获救的价值
船舶属具获救的价值
A和B
第18题:
应救助人的要求,根据该公约规定应支付款项的人应对救助人的赔偿,包括救助人的利息和诉讼费用,提供满意的担保。
在不影响提供全部获救财产的担保情况下,获救船舶的所有人应尽力保证在货物释放前,货物所有人对向其提出的赔偿,包括利息和诉讼费用在内提供满意担保
在对救助人的有关船舶或财产的赔偿提供担保前,未经救助人同意,获救的船船或其他财产不得从完成救助作业后最初抵达的港口或地点移走
以上都是
第19题:
获救价值
市场价值
实际价值
估计价值
第20题:
不得对获救人员请求酬金,但可以从总救助的报酬中获得合理的份额
不得对获救人员请求酬金,也不能从总救助的报酬中获得合理的份额
可以对获救人员请求酬金,但不能从总救助的报酬中获得任何的份额
可以对获救人员请求酬金,也可以从总救助的报酬中获得合理的份额
第21题:
被救人本人
被救者的雇主
获救财产的所有人
财产救助者
第22题:
救助人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及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救助人所花的时间、费用及遭受的损失
救助人或其设备的责任风险及其他风险
以上都是
第23题:
船员物品获救的价值
船上旅客物品获救的价值
船舶属具获救的价值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