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构成主义的主要人物作品。

题目

简述构成主义的主要人物作品。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构成主义的主要人物作品。”相关问题
  • 第1题:

    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


    正确答案:马列维奇

  • 第2题:

    简述世界电影发展史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1)电影的孕育期----史前期(-1895)
    (2)世界电影的诞生:电影的形成期—无声电影期(1895-1927)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3月22日《工厂的大门》;
    (3)电影的成熟期—有声电影期(1927--1945)1926年10月,《爵士歌王》问世,第一部有声片,加入了对白的影片。彩色片的诞生:935年美国马默里安《浮华世界》
    (4)电影的发展期(1945--1980)从戏剧化向电影化的发展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20世纪40-50):《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法国的新浪潮电影(20世纪50-60):《广岛之恋》;新德国电影运动(60—80年代)
    (5)有机结构的电影崛起(20世纪80—90年代)
    (6)电影的深化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主题多义性、复杂性的特征;叙事手法更加丰富多样,结构和悬念设置十分巧妙;多种风格的融合渗透;影像画面的具象生动性和声音独特质感的多种组合;拍摄手法更趋纪实化。
    (7)跨国电影全面勃兴,呈现全球多元化的电影新格局。

  • 第3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 第4题:

    简述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


    正确答案: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除曹七巧外,大多是生活在新旧时代夹缝里的没落淑女。她们往往都出身于败落的封建大家庭里,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旧式的妻道训练,虽然,这些没落的淑女,大多都有美丽的外表,文化层次也很高,但是她们没有自立于现代社会的求生的本领,只能把嫁人当作自己一生的救命稻草。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都很好地体现出作者的人生观,那就是女性生存的艰难。她们大多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之中:一是急于想成为人家的太太或姨太太甚至情妇,总之是想找一个生活的依靠;二是在成为太太之后,仍然在为自己的地位而努力奋斗着,或变本加厉地抓钱,或无可奈何地在平淡的生活中苦熬着。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旧女性。她们的“新”主要指她们受过新式的教育,过着“新时代”的女性们享受的现代都市生活,但她们与左翼作家笔下新女性不同,她们并没有新的思想,甚至丝毫没有受到当时革命运动和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脑子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因此,她们的“旧”主要就是指她们的思想意识和人生道路。

  • 第5题:

    简述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及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雷内·克莱尔作为法国电影的编剧、导演和理论家,是法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转折时期的重要的导演,成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有声电影初期他导演的影片:《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和《七月十四日》,被称作他在这一时期的“四部曲”。
    让·维果同克莱尔一样是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他曾在20年代先锋派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开始涉足电影界。他导演的社会纪录片《尼斯景象》,被称作是“先锋派末期强有力的作品”。他在30年代初只拍摄了两部作品:《零分操行》和《驳船阿塔郎特号》。

  • 第6题:

    请简述新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1、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1、2、3)、《现代启示录》
    2、斯皮尔伯格《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

  • 第7题:

    简述有限效果论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

    正确答案: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除曹七巧外,大多是生活在新旧时代夹缝里的没落淑女。她们往往都出身于败落的封建大家庭里,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旧式的妻道训练,虽然,这些没落的淑女,大多都有美丽的外表,文化层次也很高,但是她们没有自立于现代社会的求生的本领,只能把嫁人当作自己一生的救命稻草。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都很好地体现出作者的人生观,那就是女性生存的艰难。她们大多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之中:一是急于想成为人家的太太或姨太太甚至情妇,总之是想找一个生活的依靠;二是在成为太太之后,仍然在为自己的地位而努力奋斗着,或变本加厉地抓钱,或无可奈何地在平淡的生活中苦熬着。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旧女性。她们的“新”主要指她们受过新式的教育,过着“新时代”的女性们享受的现代都市生活,但她们与左翼作家笔下新女性不同,她们并没有新的思想,甚至丝毫没有受到当时革命运动和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脑子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因此,她们的“旧”主要就是指她们的思想意识和人生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构成主义的主要人物作品。

    正确答案: 塔特林的第三国际塔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

    正确答案: 马列维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俄国构成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李西斯基和亚历山大·罗钦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雕塑家()是构成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塔特林

  • 第14题:

    谁是构成主义设计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李西斯基,他的代表作有《红楔子攻打白色》和招贴画《俄国展览》。

  • 第15题:

    什么是流线型风格?并简述其实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正确答案: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是象征着速度和时代感的造型语言。
    在工业设计中的实质:外在的“样式设计”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主要代表人物:罗维,代表作: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设计的K45|S型机车;“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

  • 第16题:

    简述影视作品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


    正确答案: ①对白、旁白和独白
    ②动作
    ③肖像描写
    ④音乐与音响

  • 第17题:

    请结合具体代表人物及作品简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要艺术主张、美学观念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电影史上的新浪潮是指20实际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型电影的风潮,这些影片一反过去电影中多表现出来的观念和理想,甚至叙事方式、表现方式和制作方式,对以后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艺术主张及美学观念:
    1、强烈的“个人性质”倾向,及作品的“作者化”风格。
    2、造型的“纪实主义”。(电影语言、场面调度、拍摄方法、人物造型、场景布置等)
    3、叙事的非流畅化倾向。(内容表现不流畅,镜头连接不流畅)【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原理,跳接的表现方法】
    新浪潮电影起源于法国,这些电影主要以都市题材和青年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人的言论和作品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他们的代表作品如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朱尔与吉姆》,夏布罗尔的《表兄弟》等都在诠释着新浪潮电影的主要风格和艺术主张。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影响:
    1、在法国掀起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具有显著代表的便是德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发展直接诱发了后来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德国电影运动。
    2、一些欧美国家,典型的以美国为代表。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新浪潮电影的规模,其主要代表作有《邦妮和克莱德》,《逍遥骑士》等影片,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公路电影”都是在新浪潮的影响下衍生。
    3、亚洲代表国家如日本。在日本有“松竹新浪潮”的说法,主要是指的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松竹大船公司制作发行的大岛渚的电影《青春残酷物语》等影片。这些影片的出现与法国新浪潮几乎同时,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直接刺激下产生。
    4、其他国家如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皆在受到了新浪潮电影刺激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创作。
    5、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的制片制度,导致许多国家建立了独立制片制度和独立发行制度,引起了人们对于作品的个人风格特色的注重,形成了导演中心的概念。

  • 第18题:

    简述楚辞的概念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改编的影视作品?


    正确答案:又称“楚词”。现存文献显示,西汉初年[]最早把楚人的诗歌称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最能体现由楚国民歌演变为“楚辞”的是《九歌》。《九歌》本来是古代楚国广泛流传的民间祭歌,经过屈原的修润、加工,正式形成为“楚辞”。
    《离骚》屈原是"楚辞"的奠基人,也是"楚辞"的最高成就者。《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是“楚辞”的代表作。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俄国构成主义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中产生的一次前卫艺术运动。1925年前后由于受到斯大林的扼杀而没有达到德国现代主义的影响。
    俄国构成主义把结构当作建筑设计的起点。从风格上说,构成派是从至上派分离出来的。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在意识形态上,构成主义强烈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构成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推李西斯基、塔特林等。代表作有李西斯基的海报《用红色楔形打败白色》和由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等。
    构成主义对新设计语言的产生和现代工业设计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对建立包豪斯教学体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他的某些乌托邦思想受到了批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流线型风格?并简述其实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正确答案: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是象征着速度和时代感的造型语言。
    在工业设计中的实质:外在的“样式设计”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主要代表人物:罗维,代表作: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设计的K45,S型机车;“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俄国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马列维奇、李西斯基、弗拉基米尔·塔特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雕塑家()是构成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塔特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谁是构成主义设计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李西斯基,他的代表作有《红楔子攻打白色》和招贴画《俄国展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