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相关问题
  • 第1题:

    Rod cell和Cone cell的区别是().

    • A、细胞核
    • B、细胞体
    • C、膜盘是否游离
    • D、是否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通过筛选或克隆形式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体称为()。

    • A、cell line
    • B、cell strain
    • C、cell library
    • D、others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伤寒细胞(typhoid cell)


    正确答案: 伤寒病时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

  • 第4题:

    关于器官移植排斥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上表达增加
    • B、粘附分子在肾小管细胞上表达增加
    • C、粘附分子在浸润白细胞上表达增加
    • D、活检组织标本的粘附分子的测定能提供可能的同种器官移植排斥的信息
    • E、粘附分子抗体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A,B,C,E

  • 第5题:

    单选题
    参与休克的白细胞粘附分子是()
    A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

    B

    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ELAM)

    C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

    D

    β2整合素(CD11/CD18)

    E

    P-选择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白细胞粘附分子

    正确答案: 由白细胞激活后表达的一类粘附分子,以分化抗原(CD)命名,包括CD11a/CD18,CD11b/CD18、CD11c/CD1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 (神经细胞粘着分子)

    正确答案: N-CAM是膜糖蛋白,至少以三种形式存在,但都是由同一基因编码。其中两种是跨膜蛋白,第三种共价结合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无论是何种存在方式,N-CAM分子都有一部分伸出到细胞外表面。三种N-CAM在细胞外的结构都一样,都含有与细胞粘着相关的结合位点。
    将分离纯化的N-CAM加入到人工磷脂脂质体中,这种人工脂质体能够相互粘着,但是加入了相应的抗体就不会发生粘着,不加N-CAM的人工脂质体也不会发生粘着。由此可以推测:细胞粘着是由细胞质膜中的蛋白分子介导的,N-CAM是介导细胞粘着的分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在淋巴细胞归巢过程中,归巢受体是表达在_________细胞上的粘附分子,地址素是表达在_______细胞上的粘附分子。

    正确答案: 淋巴,内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adhesion belt (粘着带)

    正确答案: 粘着带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靠钙粘着蛋白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将两个细胞连接起来。粘着带处相邻细胞质膜的间隙为20~30nm,介于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所以又叫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或带状桥粒。
    参与粘着带连接的主要蛋白是钙粘着蛋白(cadherin)和肌动蛋白。钙粘着蛋白属Ca2+依赖性的细胞粘着分子,所以这种连接也是钙依赖性的。在粘着带连接中,钙粘着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同相邻细胞质膜上另一个钙粘着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相互作用形成桥,使相邻细胞互相连接,但并不融合,保留有20--30nm的细胞间隙,看起来是宽宽的带。钙粘着蛋白的细胞内结构域经细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中的蛋白介导同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细胞质斑中含有β-连环蛋白(β-catenin)、α-连环蛋白等(α-catenin)等,其中β-连环蛋白直接与钙粘着蛋白的细胞质端相连,然后通过另一个蛋白介导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
    粘着带的细胞质斑是一种松散的结构,其位置正好在细胞质膜的细胞质面,细胞质斑起锚定肌动蛋白纤维的作用。另外,推测在细胞质斑中可能还有其他能引起细胞信号转导的蛋白质,当钙粘着蛋白同肌动蛋白建立联系之后,信号转导蛋白通过某种方式引起细胞内其他一些应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正确答案: 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 (细胞粘着分子)

    正确答案: 参与细胞粘着的分子称为细胞粘着分子。细胞粘着分子都是糖蛋白,在细胞外结构域都有与肽共价结合的糖基。根据细胞粘着分子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三个家族:
    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如V-CAM、Ng-CAM、I-CAM和L1等;
    ②钙粘着蛋白家族,如E-钙粘着蛋白、P-钙粘着蛋白、N-钙粘着蛋白;
    ③选择素家族,如L-选择素、LEU-CAM1等。后两种家族的细胞粘着分子是钙依赖性的,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则是非钙依赖性的。钙粘着蛋白家族是主要的一类粘着蛋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cell adhesion (细胞粘着)

    正确答案: 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同类细胞发生聚集形成细胞团或组织的过程叫细胞粘着。它对于胚胎发育及成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间细胞粘着的强度不同,决定着细胞在内、中、外三胚层的分布。在器官形成过程中,通过细胞粘着,使具有相同表面特性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器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白细胞粘附分子


    正确答案: 由白细胞激活后表达的一类粘附分子,以分化抗原(CD.命名,包括CD11a/CD18,CD11b/CD18、CD11c/CD18。

  • 第14题:

    浆细胞(plasma cell or antibody forming cell)


    正确答案: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在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 第15题:

    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正确答案: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

  • 第16题:

    简述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测定的意义。


    正确答案: 组织细胞活检标本的特定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指标。LI-钙粘素是肠道特异的细胞粘附分子,胃活检组织标本的LI-钙粘素免疫组化测定可作为胃化生和肿瘤形成及分化较好的腺癌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对组织标本的E-钙粘素的免疫组化测定为阴性,可能预后不良,如E-钙粘素测定可作为已分化的甲状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 第17题:

    名词解释题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

    正确答案: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接触和结合(或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名词解释题
    白细胞粘附分子(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leuCAMs)

    正确答案: 由白细胞激活后表达的一类粘附分子,以分化抗原(CD)命名,包括CD11a/CD18,CD11b/CD18、CD11c/CD1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细胞粘附分子

    正确答案: 细胞粘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粘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的总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adhesion plaque,focal adhesion (粘着斑)

    正确答案: 粘着斑与粘着带的根本区别是:粘着斑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进行连接,而粘着带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粘着连接。除了这一根本区别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
    ①参与粘着带连接的膜整合蛋白是钙粘着蛋白,而参与粘着斑连接的是整联蛋白;
    ②粘着带连接实际上是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钙粘着蛋白与钙粘着蛋白的连接,而粘着斑连接是整联蛋白与细胞外基质中的粘连蛋白的连接,因整联蛋白是纤粘连蛋白的受体,所以粘着斑连接是通过受体与配体的结合。
    在粘着斑连接中,整联蛋白的细胞质部分同样要由细胞质斑的介导同细胞骨架的肌动蛋白纤维相连。不过细胞质斑中的蛋白成份与粘着带连接有所不同,它含有踝蛋白(talin),这种蛋白在其它的细胞质斑中是不存在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器官移植排斥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

    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上表达增加

    B

    粘附分子在肾小管细胞上表达增加

    C

    粘附分子在浸润白细胞上表达增加

    D

    活检组织标本的粘附分子的测定能提供可能的同种器官移植排斥的信息

    E

    粘附分子抗体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细胞株(cell strain)与细胞系(cell line)的区别.

    正确答案: 原代培养的细胞能够传代10代以上,达到40—50代,并且保持原来的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很多学者把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株。而有些细胞能够传至50代以上,他们发生了遗传突变,并带有癌变的特点,这种细胞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称之为细胞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配伍题
    测定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常用的方法( )|测定粘附分子基因表达( )|测定组织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常用方法( )|用螯合物标记特异性抗粘附分子抗体( )
    A

    酶免疫组化法

    B

    ELISA

    C

    PCR-SSCP

    D

    时间分辨荧光法

    E

    酶免疫法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