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单链DNA噬菌体的复制,是以双链DNA库间媒介;利于体外纯化;
(2)不论单链DNA还是双链复制形式DNA均能够感染大肠杆菌;
(3)单链DNA噬菌体颗粒的大小,是受其DNA多制约,而不存在包装限制问题;
(4)可以容易地测定出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取向。
更多“M13载体的优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明胶作为天然载体材料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1.良好的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无毒。
    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3.具有可以连接其它配体的活性基团。
    4.可以用单凝聚、复凝聚、改变温度、溶剂-非溶剂、乳化缩聚、喷雾干燥等多种方法制备微囊或微球,可以采用醛类或辐射等方法交联固化,缓释的时间长短可由交联程度控制。
    5.具有较大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有的载药微球可以长期贮存(25年以上)无明显变化。

  • 第2题:

    利用微载体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微载体培养的优点:
    表面积/体积比大;
    微载体悬浮于培养基中,细胞生长环境均一,便于监测和控制;
    培养基利用率高;
    采样重演性好;
    收获过程不复杂;
    放大较容易;
    劳动强度小,占用空间小。

  • 第3题:

    构建cDNA文库常用的载体是()。

    • A、黏性质粒
    • B、M13噬菌体
    • C、λ噬菌体
    • D、细菌人工染色体
    • E、酵母人工染色体

    正确答案:C

  • 第4题:

    M13噬菌体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产生大量的()。


    正确答案:单链DNA

  • 第5题:

    理想的基因工程载体应具备的特征有哪些?常见基因载体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特征:
    ①在宿主细胞内独立、稳定地自我复制。外源DNA插入其DNA之后,仍保持稳定复制能力和遗传特性。
    ②易于从宿主细胞中分离,并进行纯化。
    ③在DNA序列中有限制性内切酶单一酶切位点—位于DNA复制非必需区,在这些位点上插入外源DNA不影响载体自身DNA复制。
    ④有能直接观察的表形特征(报告基因),插入外源DNA后,这些特征可作为重组DNA选择标记。
    常见的基因载体:
    细菌质粒载体、农杆菌质粒载体、λ噬菌体载体、柯氏质粒载体和病毒载体等。

  • 第6题:

    问答题
    痘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疫苗的载体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痘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疫苗的载体的优点:
    (1)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宿主细胞类型范围宽;
    (3)外源基因包装容量大;
    (4)在细胞质中复制、转录、翻译了RNA核加工、转移等的特殊要求;
    (5)外源基因表达高;
    (6)耐热性强,易获得高效价的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M13 系列载体具有哪些优缺点?

    正确答案: M.13 克隆系统具有很多优点:
    (1)克隆的片段大:M13 噬菌体的 DNA在包装时不受体积的限制,所以容载能力大,有报道,有些噬菌体颗粒可以包装比野生型丝状噬菌体 DNA 长 6~7 倍的DNA(插入片段可达 40kb)。
    (2)可直接产生单链 DNA,这对于 DNA测序、DNA诱变、制备特异的单链 DNA探针都是十分有用的。
    (3)单链 DNA和双链 DNA都可以转染宿主,并可根据人工加上的选择标记进行筛选。
    M.13 克隆系列的不足:
    (1)较大的外源片段插入后,在扩增过程中往往不够稳定,一般说,克隆的片段越大,发生丢失的机率越大。
    (2)单链载体分子感染的细胞中,往往是单链和双链混杂,分离双链比较麻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M13噬菌体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产生大量的()。

    正确答案: 单链DN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利用微载体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微载体培养的优点:
    表面积/体积比大;
    微载体悬浮于培养基中,细胞生长环境均一,便于监测和控制;
    培养基利用率高;
    采样重演性好;
    收获过程不复杂;
    放大较容易;
    劳动强度小,占用空间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外源DNA与载体DNA相连接,比较它们的优点。

    正确答案: 外源DNA片段与载体DNA分子的连接,即DNA分子的体外重组,主要依赖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及DNA连接酶的作用。 外源DNA片段与载体DNA分子的连接有多种。一种是用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同时酶解一种特定的DNA分子,产生具有两种不同末端(粘性末端与另种粘性末端、粘性末端与平齐末端)的DNA片段,那么可实现外源DNA片段定向插入载体分子。另一种是非互补粘性末端DNA分子的连接,即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可用T4 DNA连接酶将平齐末端的DNA片段有效地连接起来;对于非互补粘性末端DNA分子,在用特异作用干单链DNA的S1核酸酶处理,使其变成平齐末端后,也可用 T4 DNA连接酶进行有效的连接。其三,可采用附加衔接物(linker,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DNA短片段,其上具有一个或数个在将与其连接的载体DNA上不存在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可按平齐末端连接法给平齐末端片段加上相同识别位点的衔接物,再用在衔接物中具有识别位点的合适限制酶切割,用常规方法连接)的方法,提高平齐末端间的连接作用效率。其四,可利用接头进行DNA平齐末端门的连接。接头(adaptor)是一种具有粘性末端的短核昔酸双链,它与平齐末端连接后,不用经过切割即可与载体相连。这些方法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谈其所谓的“优点”有些牵强。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灵活选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作为载体的M13噬菌体()。
    A

    为双链DNA分子

    B

    能够作为克隆基因组文库的载体

    C

    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D

    能够克隆大于10kb的DNA片段

    E

    能够作为克隆cDNA文库的载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将野生型的M13改造成基因工程载体,首先是进行酶切位点的改造,请问 M13 中的EcoRⅠ最初是如何引入的?

    正确答案: 用识别4个碱基的限制酶HaeⅢ切割 M13双链 DNA,发现HaeⅢ在M13上有10个切点。为了将M13构建成克隆载体,首先用HaeⅢ将RFl进行部分消化,使之产生单一切点的全长的线性 M13DNA。HaeⅢ在M13上有10 个切点,因此产生的线性DNA的末端可能是这10个切点的任何一个部位产生的。将外源 DNA同线性的M13DNA连接起来,只有在非必需区插入并连接起来的重组体能够进行复制,从必需区插入的重组 DNA不能复制,因此将会被丢失。根据上述的原理,用 HaeⅢ部分酶切野生型的RFMl3DNA,然后同lac插人片段连接,感染后筛选重组体M13mpl,该重组体中的插入片段是从IG区的5868位的HaeⅢ位点插入的。通过对lac插入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只要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内的密码子 5 的碱基 G换成A即可产生一个 EcoRI的识别位点(G↓AATTC)。因为知道G中的06甲基化将会导致G同U的配对,将单链的M13mpl 的(+)链用甲基化试剂N—甲基—N—亚硝酸脲进行处理,用突变的DNA去转染细菌,分离 RF型DNA,由于分离的RF DNA并非都具有EcoRI位点的突变体,所以用EcoRI切割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查,根据线性 DNA 与环状DNA的电泳迁移率的不同,将线性化的DNA分离出来,重新连接成环,再进行转染。分离到三个克隆,每个克隆都有一个EcoRI的位点,但所在位置有所不同,将它们分别命名为:M13mp2、M13mp3、M13mp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主要有M13噬菌体和粘粒。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外源DNA与载体DNA相连接,比较它们的优点。


    正确答案:外源DNA片段与载体DNA分子的连接,即DNA分子的体外重组,主要依赖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及DNA连接酶的作用。 外源DNA片段与载体DNA分子的连接有多种。一种是用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同时酶解一种特定的DNA分子,产生具有两种不同末端(粘性末端与另种粘性末端、粘性末端与平齐末端)的DNA片段,那么可实现外源DNA片段定向插入载体分子。另一种是非互补粘性末端DNA分子的连接,即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可用T4 DNA连接酶将平齐末端的DNA片段有效地连接起来;对于非互补粘性末端DNA分子,在用特异作用干单链DNA的S1核酸酶处理,使其变成平齐末端后,也可用 T4 DNA连接酶进行有效的连接。其三,可采用附加衔接物(linker,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DNA短片段,其上具有一个或数个在将与其连接的载体DNA上不存在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可按平齐末端连接法给平齐末端片段加上相同识别位点的衔接物,再用在衔接物中具有识别位点的合适限制酶切割,用常规方法连接)的方法,提高平齐末端间的连接作用效率。其四,可利用接头进行DNA平齐末端门的连接。接头(adaptor)是一种具有粘性末端的短核昔酸双链,它与平齐末端连接后,不用经过切割即可与载体相连。这些方法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谈其所谓的“优点”有些牵强。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灵活选用。

  • 第15题:

    作为载体的M13噬菌体()。

    • A、为双链DNA分子
    • B、能够作为克隆基因组文库的载体
    • C、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D、能够克隆大于10kb的DNA片段
    • E、能够作为克隆cDNA文库的载体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载体对外源DNA的克隆容量为40-50kb的是()。

    • A、质粒
    • B、黏粒
    • C、λ噬菌体
    • D、M13噬菌体
    • E、酵母人工染色体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问答题
    利用导体作为芯片封装的载体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很好的电接触特性、良好的散热和机械性能、可与侧部和顶部的金属封装板一起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主要有M13噬菌体和粘粒。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高分子载体药物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能控制药物缓慢释放,使代谢减速、排泄减少、药性持久、疗效提高;
    (2)载体能把药物有选择地输送到体内确定部位,并能识别变异细胞;
    (3)药物稳定性好;
    (4)药物释放后的载体高分子是无毒的,不会在体内长时间积累,可排出体外或水解后被人体吸收,因此副作用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M13载体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单链DNA噬菌体的复制,是以双链DNA库间媒介;利于体外纯化;
    (2)不论单链DNA还是双链复制形式DNA均能够感染大肠杆菌;
    (3)单链DNA噬菌体颗粒的大小,是受其DNA多制约,而不存在包装限制问题;
    (4)可以容易地测定出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取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亲和层析对载体有哪些要求?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载体必须能充分功能化,也就是说载体要具有足够数量的功能基因,或能方便地引入足量的化学活性基因,以供与配基进行共价连接只用。
    (2)载体必须有较好的理化稳定性和生物惰性,尽量减少非专一性吸附。这样的载体就能耐受亲和、洗涤、洗脱等各种条件下处理而不改变其膨胀度、网孔结构和硬度等性质。此外,载体还应不易为酶破坏,也不能为微生物所利用,这样可使亲和固定相便于使用和保存。
    (3)载体必须具有高度的水不溶性和亲水性。载体的亲水性往往是保证被吸附生物分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亲水性还有助于亲和对达到亲和平衡,并减少因疏水力造成的非特异性吸附。
    (4)载体应具有多孔的立体网状结构,能使被亲和吸附的大分子自由通过。高度的多孔性对大分子自由流动是必需的,同时也为提高配基及配体的亲和有效浓度提供了条件,使之接近溶液中的状态,这种状态十分有利于亲和对的两种成分在自由溶液中发生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载体有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葡聚糖凝胶、多孔玻璃珠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λ噬菌体载体具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正确答案: 优点:
    (1)λ基因组中有 1/3 的非必需区,可以被置换,改造成载体后,克隆的片段较大(可达20kb),而质粒载体的克隆片段只有几个 kb;
    (2)用噬菌体 DNA作为载体,即使不进行体外包装,转染的频率也比质粒转化的效率高,包装后的效率就更高了;
    (3)λ可通过溶源化反应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当不需要外源基因大量表达时,可让它以溶源性存在,若要表达,可通过诱导即可进入裂解途径,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得到的重组 DNA的拷贝数就会很多。
    不足:
    (1)需要包装比较麻烦,包装率又不稳定,购买包装蛋白的费用又高;
    (2)没有质粒的用途广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野生型的M13不适合用作基因工程载体,主要原因是()和()。

    正确答案: 没有合适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位点,选择标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