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几种常用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
⑴化学物质灭菌:化学物质与微生物细胞中的某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如使蛋白质变性、酶类失活、破坏细胞膜透性而杀灭微生物。只适合于局部空间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⑵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杀灭微生物。紫外线波长在2400-3000A范围内(其中最有效波长是2537A)对微生物有高度致死效应,主要是与菌体核酸的光化学反应而造成菌体死亡。紫外线对营养细胞和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但穿透力很低,只适用于表面灭菌,过氧化物能阻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导致菌体迅速死亡。X射线的致死效应与环境中还原性物质和含硫氢化合物的存在密切相关。X射线的穿透力极强,因不经济,同时其辐射是自一点向四面八方放射,不适于大生产使用。
⑶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的是指在干燥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内的各种与温度有关的氧化反应速度迅速增加,使微生物的致死率迅速增高的过程。主要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器械、容器的灭菌。
⑷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是直接用蒸汽灭菌。蒸汽冷凝时释放大量潜热,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在高温和水存在时,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变性,致使微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由于湿热灭菌有经济和快速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
更多“简述几种常用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相关问题
  • 第1题:

    压力蒸汽灭菌器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几种?


    正确答案:(1)工艺监测。(2)化学指示剂监测。(3)生物监测。(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加B—D 测试。

  • 第2题:

    薄层色谱法检查特殊杂质时,常用哪几种方法及各法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常用的有:
    (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2)供试品自身对照法。适用于杂质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3)对照药物法。当无适合的杂质对照品,尤其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为对照品。

  • 第3题:

    简述微生物的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正确答案: 基本原理:根据菌种特性及保藏目的的不同,给微生物菌株以特定的条件,使其存活而得以延续。
    常用方法:传代培养保藏、冷冻保藏、干燥保藏。

  • 第4题:

    简述灭菌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正确答案: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

  • 第5题:

    焊条电弧焊常用哪几种收弧方法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有划圈收弧法,适用于厚板焊接。回弧收弧法,适用于碱性焊条焊接。反复熄弧-引弧法,适用于大电流或薄板焊接。

  • 第6题:

    简述液体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工业常用的方法。


    正确答案: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所有有生命物质的技术或工艺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1)化学试剂灭菌:常用试剂有甲醛、氯、高锰酸钾、环氧乙烷等;
    (2)射线灭菌:x-射线、β-射线、紫外线;
    (3)干热灭菌;
    (4)湿热灭菌;
    (5)过滤除菌;
    (6)电磁波灭菌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各种灭菌方法的灭菌机理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干热灭菌法机理:加热可破坏蛋白质和核酸中的氢键,故导致核酸破坏,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活,微生物死亡。
    范围:
    ①干热火焰灭菌法适用于对被火焰损伤的物品、金属、玻璃及瓷器进行灭菌;
    ②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非水性物质,极粘稠液体或被湿热破坏的药物。
    湿热灭菌法机理: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沸水来杀细菌的方法。
    范围:
    ①热压灭菌法适用于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容器,瓷器,橡胶塞,膜过滤器等;
    ②流通蒸汽灭菌法适用于消毒及不耐高热的制剂的灭菌;
    ③低温间歇式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制剂的灭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液体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工业常用的方法。

    正确答案: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所有有生命物质的技术或工艺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1)化学试剂灭菌:常用试剂有甲醛、氯、高锰酸钾、环氧乙烷等;
    (2)射线灭菌:x-射线、β-射线、紫外线;
    (3)干热灭菌;
    (4)湿热灭菌;
    (5)过滤除菌;
    (6)电磁波灭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计量资料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1)四格表χ2检验:用于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2)配对设计的χ2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计数资料,常用于两种检验方法、诊断方法的比较。
    (3)行×列表χ2检验:用于多个样本率的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
    (4)计数资料的关联性分析:当两个变量为计数资料时,不宜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关联性,此时可采用关联性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当今进给伺服系统常用驱动电机有几种,试简述每种电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以及直线电机等。步进电机是一种将脉冲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其输出的角位移严格与输入脉冲的数量成正比,角速度严格与频率成正比,改变通电顺序即可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若维持通电绕组的电流不变,电机便停在某一位置不动。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普通直流电机相同,只是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结构上通常做得细长些,有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速度调节容易、启动、运行和制动灵活方便,但制造和维护较为困难。交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异步电机相似,既具有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不足,目前已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直线电机的特点在于取消了从动力源到执行件之间的一切中间传动环节,大大简化了结构,它能直接产生直线运动,没有机械接触,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提供很宽的速度范围,加速度很大,最大可达10g;运动平稳,精度和重复精度高;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go and stop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保持连续跟踪的所有载波相位观测值中都有相同的整周未知数,只要首先设法确定这些整周未知数,并在以后的迁站中保持继续保持对卫星的跟踪,当接收机到达新的测站点就不需要再确定整周未知数了。这样在新点上只需要1-2分钟的观测就可以精确确定基线向量。 走走停停法从形式上看类似于动态定位,因为接收机在迁站过程中仍需开机观测,保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但这种跟踪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接收机的运动轨迹而是为了传递整周模糊度,以便达到定点后可实现快速定位。该方法通常是采用已知基线法和交换天线法来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初始化”)。
    这种方法只在开阔地区适用,在一般地区,常因为各种遮挡在迁站过程中失锁而无法传递整周模糊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的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正确答案: 基本原理:根据菌种特性及保藏目的的不同,给微生物菌株以特定的条件,使其存活而得以延续。
    常用方法:传代培养保藏、冷冻保藏、干燥保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细菌分析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及要求?


    正确答案:(一)干热灭菌。(1)将须灭菌的器皿放置于热灭菌器中,但不宜拥挤,以免影响灭菌效果;(2)灭菌温度应达到160℃,时间不少于1小时,关闭电源逐渐冷却;(3)器皿在灭菌后,须等其冷却至40℃左右方可从中取出;(4)水样瓶灭菌后,则可用已经用火焰灭菌后的钳子将瓶塞塞上,并在瓶口包上已灭菌的牛皮纸,再用橡皮圈套紧,保存于紧闭的柜中。(二)高压所灭菌。(1)培养基细菌滤器滤纸和玻璃器材均可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2)在灭菌时一般压力须达到1.05公斤/平方厘米,维持15分钟至20分钟;(3)灭菌完毕,放气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器内液体培养基等冲出;(三)煮沸灭菌,用于滤膜的灭菌和废弃物的灭菌,将滤膜置于蒸馏水内煮沸10-15分钟即可。(四)灼烧灭菌:用于接种环式接种针以及培养瓶(管)、取样水龙头的灭菌,常用的工具是酒精灯或酒精棉球。

  • 第14题:

    简述计量资料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1)四格表χ2检验:用于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2)配对设计的χ2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计数资料,常用于两种检验方法、诊断方法的比较。
    (3)行×列表χ2检验:用于多个样本率的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
    (4)计数资料的关联性分析:当两个变量为计数资料时,不宜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关联性,此时可采用关联性分析。

  • 第15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两者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作用特性的差异,而导致差速迁移,实现不同物质的逐一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适用于具有紫外吸收或荧光的有机药毒物;气相色谱法适 用于挥发性较强和热稳定性好的药毒物。

  • 第16题:

    简述TLC法用于药物中杂质检查时的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①杂质对照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得到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②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高低浓度对比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该法仅限于杂质斑点的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使用。
    ③杂质对照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当药物中存在多个杂质时,其中已知杂质有对照品,采用前者,共存的未知杂质或没有对照品的杂质,可采用后者检查。
    ④对照药物法,当无适合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的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

  • 第17题:

    简述goandstop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保持连续跟踪的所有载波相位观测值中都有相同的整周未知数,只要首先设法确定这些整周未知数,并在以后的迁站中保持继续保持对卫星的跟踪,当接收机到达新的测站点就不需要再确定整周未知数了。这样在新点上只需要1-2分钟的观测就可以精确确定基线向量。
    走走停停法从形式上看类似于动态定位,因为接收机在迁站过程中仍需开机观测,保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但这种跟踪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接收机的运动轨迹而是为了传递整周模糊度,以便达到定点后可实现快速定位。该方法通常是采用已知基线法和交换天线法来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初始化”)。

  • 第18题:

    简述发酵工业常用的灭菌方法。


    正确答案:灭菌条件;
    接种量;
    培养室温度、湿度、通风;
    培养时间;
    有害气体或挥发物(培养室内不要安紫外灯);
    冷藏条件。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goandstop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保持连续跟踪的所有载波相位观测值中都有相同的整周未知数,只要首先设法确定这些整周未知数,并在以后的迁站中保持继续保持对卫星的跟踪,当接收机到达新的测站点就不需要再确定整周未知数了。这样在新点上只需要1-2分钟的观测就可以精确确定基线向量。
    走走停停法从形式上看类似于动态定位,因为接收机在迁站过程中仍需开机观测,保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但这种跟踪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接收机的运动轨迹而是为了传递整周模糊度,以便达到定点后可实现快速定位。该方法通常是采用已知基线法和交换天线法来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初始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要求条件及主要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⑴物理消毒灭菌法
    ①紫外线:用于空气,操作台表面和不能使用其它法进行消毒的培养器皿。消毒时间:30min(至少);紫外杀菌功能除了紫外本身以外,还可以由产生的臭氧来完成。紫外灭菌以后,最好过一个小时再进去。
    ②过滤:0.22μm(适用于液体)
    ③湿热(高压蒸气灭菌法)15磅,121℃,20min
    各种物品有效消毒压力和时间不同,一般要求如下:
    培养用液、橡胶制品 10磅10分钟
    布类、玻璃制品、金属器械等 15磅20分钟
    ④干烤:160℃,2小时(适用于玻璃器皿等)注意:消毒后不要立即打开箱门,以防冷空气骤然进入引起玻璃炸裂,影响消毒效果。
    ⑵化学消毒灭菌法:
    ①75%酒精主要用于操作者的皮肤,操作台表面及无菌室内的壁面处理。
    ②1-2‰新洁尔灭主要用于器械的浸泡及皮肤和操作室壁面的擦试消毒。
    ③抗生素主要用于培养用液灭菌或预防培养物污染。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常用浓度是100u/ml)与链霉素(100μg/ml)。不要在原代培养中加入抗生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几种常用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几种常用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
    ⑴化学物质灭菌:化学物质与微生物细胞中的某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如使蛋白质变性、酶类失活、破坏细胞膜透性而杀灭微生物。只适合于局部空间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⑵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杀灭微生物。紫外线波长在2400-3000A范围内(其中最有效波长是2537A)对微生物有高度致死效应,主要是与菌体核酸的光化学反应而造成菌体死亡。紫外线对营养细胞和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但穿透力很低,只适用于表面灭菌,过氧化物能阻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导致菌体迅速死亡。X射线的致死效应与环境中还原性物质和含硫氢化合物的存在密切相关。X射线的穿透力极强,因不经济,同时其辐射是自一点向四面八方放射,不适于大生产使用。
    ⑶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的是指在干燥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内的各种与温度有关的氧化反应速度迅速增加,使微生物的致死率迅速增高的过程。主要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器械、容器的灭菌。
    ⑷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是直接用蒸汽灭菌。蒸汽冷凝时释放大量潜热,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在高温和水存在时,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变性,致使微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由于湿热灭菌有经济和快速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TLC法用于药物中杂质检查时的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①杂质对照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得到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②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高低浓度对比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该法仅限于杂质斑点的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使用。
    ③杂质对照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当药物中存在多个杂质时,其中已知杂质有对照品,采用前者,共存的未知杂质或没有对照品的杂质,可采用后者检查。
    ④对照药物法,当无适合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的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及其效果与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⑴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如结核杆菌)、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持续法:61.1-62.8℃,30分钟;
    间法:71.7℃,15-30秒;
    常用于消毒牛奶、酒类。
    ⑵煮沸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
    繁殖体:煮沸100℃,5min;
    芽孢:煮沸100℃,1~3h。
    ⑶流动蒸气消毒法:阿诺蒸锅或蒸笼。
    繁殖体:煮沸100℃,15~30min
    ⑷间歇蒸气灭菌法:如血清培养基的灭菌。
    ⑸高压蒸气灭菌法:一种最有效、最彻底的灭菌方法。在103.4kPa(1.05kg/cm2)蒸气压下,温度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最佳灭菌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