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述《红楼梦》作者生平及作品的版本。”相关问题
  • 第1题:

    《聊斋志异》的作者生平及其版本、来源?


    正确答案: 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491篇,是历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现存版本主要有:
    1、手稿本。仅存上半部。
    2、铸雪斋抄本。
    3、青柯亭刻本。
    4、三会本。
    5、全本新注本。《聊斋志异》的来源:亲身见闻,借鉴过去的体裁,采风。

  • 第2题:

    ()每一个从事研究红学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 A、如何制约和规范红学
    • B、“红学为何”和“红学何为”
    • C、《红楼梦》作者、版本研究是前提性和基础性的研究
    • D、《红楼梦》作品研究才是红学研究的主体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新时期《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冯其庸发表于1978年的什么作品?

    • A、《红楼梦版本小考》
    • B、《论庚辰本》
    • C、《石头记脂本研究》
    • D、《论石头记已卯本和庚辰本》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请简述《红楼梦》的作者及流传情况。


    正确答案: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得舆《京都竹枝词》)。这一部以个人和家族的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不仅以其艺术上的精致完美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而且以其深刻的人生悲哀,打动被莫名的伤感所笼罩着的世人的内心。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别号,又号芹圃、芹溪。出身贵族家庭,十三岁前生活在富贵繁华的家境中,后得罪抄家,沦落到社会底层。在历经人生的剧变和世态炎凉之后,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为“脂本”系统,这是流行于约乾隆十九年(1754)到五十六年(1791)间的八十回抄本,附有“脂砚斋”等的评语,故名。现存这一系统的本子有十几种。另一为“程本”系统,全书一百二十回,由程伟元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甲本”),次年重经修订再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乙本”)。这种本子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 第5题:

    请简述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正确答案: 乾隆时期出现了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的作者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以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对社会所宣扬的价值观与实际生活状态的背离,以及统治阶层人物的堕落与虚伪作了深刻的揭露。描绘出封建末世的氛围,反映了具有新的人生理想的文人在这一时代中的困惑与痛苦。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官僚家庭。二十岁时考上了秀才,过着豪放倜傥的生活,致第十六讲《儒林外史》
    乾隆时期出现了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的作者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以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使家境败落。鄙弃功名富贵,主张恢复儒学的原始朴素的精神。以矫正科举制度下士风的堕落。除《儒林外史》,还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约作于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这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剧变而深悉世事人情的时期。此书现在所见的最早刻本(卧闲草堂本)为五十六回,而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记为“五十卷”(即五十回)。五十六回中,除末回肯定为后人所添加外,书中可能还有后人窜入的内容。

  • 第6题:

    简述曹雪芹的生平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少年时期贵族家庭的声势显赫使他对贵族家庭的生活及腐朽本质有深刻的体验.
    2)家庭败落和此后的困顿生活是他创作的思想根源。
    3)家族的文化教养与艺术熏陶是他创作的文学保证。

  • 第7题:

    简述元四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日山居图》、倪赞《松树亭子图》、吴镇《渔父图》
    表现: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 第8题:

    填空题
    《红楼梦》要想了解这部作品及作者的简要情况,可以使用()。

    正确答案: 中国大百科全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元四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日山居图》、倪赞《松树亭子图》、吴镇《渔父图》
    表现: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述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正确答案: 乾隆时期出现了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的作者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以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对社会所宣扬的价值观与实际生活状态的背离,以及统治阶层人物的堕落与虚伪作了深刻的揭露。描绘出封建末世的氛围,反映了具有新的人生理想的文人在这一时代中的困惑与痛苦。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官僚家庭。二十岁时考上了秀才,过着豪放倜傥的生活,致第十六讲《儒林外史》
    乾隆时期出现了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的作者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以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使家境败落。鄙弃功名富贵,主张恢复儒学的原始朴素的精神。以矫正科举制度下士风的堕落。除《儒林外史》,还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约作于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这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剧变而深悉世事人情的时期。此书现在所见的最早刻本(卧闲草堂本)为五十六回,而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记为“五十卷”(即五十回)。五十六回中,除末回肯定为后人所添加外,书中可能还有后人窜入的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述《红楼梦》作者生平及作品的版本。

    正确答案: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芹圃、芹溪,雪芹亦为其号。《红楼梦》是曹雪芹贫居北京西山时创作的,《红楼梦》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抄本*系统,全书80回,亦可称为“脂评本”系统,一个是木活字系统,全书120回,也可称为程高本*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鲁迅生平简介及作品概述。

    正确答案: (1)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三十八岁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为笔名。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故事新编》。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16部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鲁迅生平简介及作品概述。


    正确答案: (1)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三十八岁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为笔名。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故事新编》。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16部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 第14题:

    《红楼梦》中《葬花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书中哪个人物?请简述这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


    正确答案: 作者是林黛玉。黛玉夜访怡红院,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见了宝玉也不理睬,宝玉还蒙在鼓里。她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感叹身世、命运。又被宝玉遇着,宝玉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一番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

  • 第15题:

    请简述《红楼梦》作者生平及作品的版本。


    正确答案: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芹圃、芹溪,雪芹亦为其号。《红楼梦》是曹雪芹贫居北京西山时创作的,《红楼梦》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抄本*系统,全书80回,亦可称为“脂评本”系统,一个是木活字系统,全书120回,也可称为程高本*系统。

  • 第16题:

    请简述凌濛初的“二拍”的作者与作品概况。


    正确答案: 凌濛初和冯梦龙一样科场不利,不得已而转向著述。除“二拍”外,还有戏曲《虬髯翁》、《红拂》以及其他类型的著作多种。
    《拍案惊奇》(又称《初刻拍案惊奇》)撰成于天启七年,四十卷四十篇;《二刻拍案惊奇》是因前书印行后受到普遍欢迎,应书商之请续作,完成于崇祯五年。
    “二拍”中已不再有收录改编旧传话本之作,而完全是作者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社会传闻创作的。

  • 第17题:

    请简述《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这里面包含了曹雪芹自身的家族和个人背景,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出现于所谓“乾隆盛世”。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雪芹敏锐地感到时代风雨的来临,在自己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正如书名所提示的,是写了一场由女性的光彩所映照着的人生幻梦;又正如作者以“悼红轩”为书室名所提示的,是写了对由女性所代表的美的毁灭的哀悼。但是,《红楼梦》却不能简单地视为言情小说。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作者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生活面和深入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从而赋予这部小说以深刻的意义。
    《红楼梦》的全部故事情节是在贾府的衰败史上展开的,作者以对于生活本身极细致的观察,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性,描绘出一个贵族家庭的末世景象。这一部家族史在封建时代是具有典型性的,同时,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败,贾府的主人们的无能与堕落,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衰败气氛及其统治力量丧失生机的萎靡状态。
    在反映贾府衰败的过程中,作者还写出了它的广泛的社会联系:四大家庭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豪门势族在社会上的无法无天和封建法律对于他们的无效,封建贵族对农民的残酢剥削,平民生活与贵族生活的对照。凡此种种,使小说在以贾府为中心的同时,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景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预示了它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有作者早年生活的影子,但也渗透了他在后来的经历中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在贾宝玉身上,集中体现了小说的核心主题:新的人生追求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以及这种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痛苦。由于个人与社会的相互背离和相互抛弃,他成了一个具有良材美质的“废物”。
    宝玉对美丽女性的纯情感的爱慕,把异性之间的情感升华为诗意的、纯净的美感,使之可以成为无意义的人生中的意义,成为对抗社会公认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在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基础上形成的宝黛爱情,象征着美好纯洁情感与污浊现实的对立,因而注定要走向破灭。包括黛玉在内的寄托着作者的感情和人生理想的女性逐一被毁灭,由女儿们所维系着的唯一净土也不能为现实的世界所容存。是丑恶的现实世界毁灭了人的价值,毁灭了美的事物。
    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象《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象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 第18题:

    《红楼梦》要想了解这部作品及作者的简要情况,可以使用()。


    正确答案:中国大百科全书

  • 第19题:

    简要论述元四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山高隐》、倪瓒《松林亭子》吴镇《松泉图》.
    表现
    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
    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
    3与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 第20题:

    问答题
    《聊斋志异》的作者生平及其版本、来源?

    正确答案: 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491篇,是历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现存版本主要有:
    1、手稿本。仅存上半部。
    2、铸雪斋抄本。
    3、青柯亭刻本。
    4、三会本。
    5、全本新注本。《聊斋志异》的来源:亲身见闻,借鉴过去的体裁,采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曹雪芹的生平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少年时期贵族家庭的声势显赫使他对贵族家庭的生活及腐朽本质有深刻的体验.
    2)家庭败落和此后的困顿生活是他创作的思想根源。
    3)家族的文化教养与艺术熏陶是他创作的文学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红楼梦》的作者及流传情况。

    正确答案: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得舆《京都竹枝词》)。这一部以个人和家族的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不仅以其艺术上的精致完美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而且以其深刻的人生悲哀,打动被莫名的伤感所笼罩着的世人的内心。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别号,又号芹圃、芹溪。出身贵族家庭,十三岁前生活在富贵繁华的家境中,后得罪抄家,沦落到社会底层。在历经人生的剧变和世态炎凉之后,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为“脂本”系统,这是流行于约乾隆十九年(1754)到五十六年(1791)间的八十回抄本,附有“脂砚斋”等的评语,故名。现存这一系统的本子有十几种。另一为“程本”系统,全书一百二十回,由程伟元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甲本”),次年重经修订再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乙本”)。这种本子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凌濛初的“二拍”的作者与作品概况。

    正确答案: 凌濛初和冯梦龙一样科场不利,不得已而转向著述。除“二拍”外,还有戏曲《虬髯翁》、《红拂》以及其他类型的著作多种。
    《拍案惊奇》(又称《初刻拍案惊奇》)撰成于天启七年,四十卷四十篇;《二刻拍案惊奇》是因前书印行后受到普遍欢迎,应书商之请续作,完成于崇祯五年。
    “二拍”中已不再有收录改编旧传话本之作,而完全是作者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社会传闻创作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昆曲作者及作品。

    正确答案: 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南轲记》《邯郸记》。清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