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第1题:
下列句子中“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是()。
A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B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
D衛荘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荘姜,美而無子
第2题:
诗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出自哪部作品?
第3题:
翻译: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第4题:
翻译: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第5题:
翻译: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第6题:
翻译: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
第14题:
翻译: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第15题:
翻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16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7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从事等。 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第18题:
翻译: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絜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②③⑤
①②⑥
①④⑤
③④⑥
第22题: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
衛荘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荘姜,美而無子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