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县为申麴嘉琰请过所由上西州都督府状》一文,是由汉代“()”文过渡到宋、元“()”的中间阶段之实例。
第1题:
逯家庄壁画墓位于()逯家庄村西,建于汉代。
第2题:
唐贞观元年(632),高昌结好西突厥,与唐朝为敌。唐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在高昌王城设置()
第3题:
岑参因出任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
第4题:
西汉时期,吐鲁番盆地存在的国家有()
第5题: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实行了不同层级的地方行政区划。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路–府–州–县 ②州–郡–县 ③郡–县 ④道–州–县
第6题:
《高昌县为申麴嘉琰请过所由上西州都督府状》一文,是由汉代“()”文过渡到宋、元“()”的中间阶段之实例。
第7题:
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诗人。
第8题: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松漠都督府
营州都督府
安东都护府
黑水都督府
北庭都护府
第11题:
鄯善
张掖
且末
库车
第12题:
第13题:
肇庆在汉代为高要县,隋唐称端州,北宋重和元年(1118)始称肇庆。
第14题:
在吐鲁番的历史上影响最大高昌王国是()
第15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临沂升为(),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有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莒州6县1州。
第16题:
唐德宗时,分全国为十道,每道设一监察使,派往各地区巡视观察。监察使本是中央官,但后来常停住地方,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的最高一级。这样,唐代地方行政机构逐渐由州、县二级制变成道、州、县三级制。下列机构演变历程与此最为类似的是()
第17题:
美国高等院校半数以上是私立的,但全美50个州中,几乎每个州至少都有一所由州政府或当地出资创办的公立大学。
第18题:
《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一文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何特色?
第19题:
高昌回鹘(西州回鹘)
第20题:
设北庭都护府
设瀚海都督府
设忽汗州都督府
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21题:
第22题:
公文撰写中保留特定项目名称的制度
以干支纪日的制度
查验过所留注制度
表示数字的汉字犬、小写制度
避讳制度
第23题:
第24题:
临沂府
沂州府
临沂
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