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诏
是封建社会初期所设之公文文种。是皇帝主要用于指挥庶政的君命文种。
略
第3题:
诏书的特定用法往往冠以别名,如恩诏、求贤诏、罪己诏、遗诏、哀诏、亲政诏,以及()。
即位诏
略
第4题:
将使多瘠咸诏。(多瘠)(诏)
第5题:
“将使多瘠咸诏”中的“多瘠”指();“咸诏”意思是()。
第6题:
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纲领是()
第7题:
秦诏版
第8题:
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是怎样暴露的?吉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9题: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宣宗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什么是诏?试述“诏”文种的确立、沿革。
诏是我国封建社会所设置,并在大部分时期,由皇帝主要用于指挥庶政的君命文种。 夏、商、周三代,“诏”不指公文,而是“召而与言”的动作。秦代创设“诏”,汉代袭用,又称诏书,这是诏文种的确立。
诏书的沿革。就总体而言,诏书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
但是有三点例外须加以具体辨析:
(1)诏书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主要使用时期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
在这些朝代之外,诏书虽仍见运用,但已不居于指挥庶政之君命文种的主流地位。
(2)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名“瞾”(音zhào照),与“诏”读音相近,根据封建避讳制度,故避“诏”而不用。因此,“诏”在唐代其他时期虽也实际运用,但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地位已让位于其他文种。
(3)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用不同君命文种撰写的公文,都可笼统地称为诏命。但其实往往并不是诏书。
略
第14题:
诏书的形式与别名有:密诏、亲诏、手诏、诏版、诏黄与()。
玺书
略
第15题:
手诏
是由皇帝亲笔书写的诏书,亦称“诏记”、“手记”即“手诏”。
略
第16题:
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第17题:
汉献帝把衣带诏给谁?()
第18题:
唐太宗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诏敕出自()。
第19题:
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的祖先。
第20题:
“奉诏四条察州”
“奉诏五条察州”
“奉诏六条察州”
“奉诏七条察州”
第21题:
命令
皇帝的命令
皇帝命令
皇帝告知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