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什么是咨呈?试析咨呈的行移属性和所适应的行文关系类型。
咨呈本是我国古代衙署之间使用的带有上行属性的平行文种。
就字面含义而言:咨是平行文种;呈是上行文种;咨呈介于两者之间,既非完全平行,又非完全上行,其综合行移属性是“准上行”。
咨呈所适用的行文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
(1)同一性质、级别的派出官署对于其本体官署。
(2)在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由级别、地位较低的官署对级别、地位稍尊的官署。
民国时期曾一度设置咨呈文种。其用途的演化为:
(1)北洋政府时期,用途颇为狭窄。黎元洪在民国五年七月,以大总统教今第28号公布的《公文程式》规定:“咨呈,各特任官署行文国务院时用之。”
(2)国民党政府时期,用途有所扩大。在民国十六年八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公文程式条例》,将“咨呈”的用途规定为:“非直辖的等级较低之官署对于高级官署用之。”
略
第2题:
简述咨呈与照会的对应性。
古代,作为带有准上行属件的平行文“咨呈”,其对应文种是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文“照会”。
略
第3题:
民国时期咨呈的对应文种,是带有准下行属性的()
A咨付
B照会
C呈
D咨
第4题:
什么是照会?简述照会文种的确立。
在我国古代,照会是明、清两朝设置,由不相隶属官署间使用的,有时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文种。 照会文种确立。
(1)宋代,公文中“照会”二字为一般用语。
(2)明朝始将照会正式确立为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公文。
略
第5题: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公文程式条例,规定通用文种为()。
第6题:
南京临时政府创建的对外文体有()
第7题:
与经社理事会的一部分活动有关,能够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参与咨商并在国际上相当知名的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属于()
第8题:
咨付
照会
呈
咨
第9题:
关
移
刺
咨呈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国民党政府时期,本机关(或系统)内部使用的呈文称为()
A签呈
B咨呈
C详呈
D题呈
第14题:
在民国时期,必须由个人具名上呈的上行公文文种是()
A签呈
B咨呈
C详呈
D题呈
第15题:
与“咨”属同一用途的同源公文,在先后相连缀的不同时期成为两个文种的是()。
A关
B移
C刺
D咨呈
第16题:
简述团咨的目标的层次。
①一般目标:指通过各种团体活动的形式,促使参加者获得生长发展的机会,加强他们的兴趣与经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习惯态度和责任,更好的适应社会。
②特殊目标:指每一个团体咨询针对成员的类型所要达到的专门目标。
③过程目标:是指整个团体咨询的特殊目标是通过几个分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目标有别。
略
第17题:
简述咨访关系的重要性。
第18题:
南京临时政府创建的平行文有()
第19题:
简述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
第20题:
令、咨、奏、告、状
令、咨、呈、示、状
诏、命、呈、咨、状
令、戒、奏、呈、判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咨
照会
公布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