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是()的创始人,他通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学说。李比希的理论,导致了近代()工业的产生,人工施肥日渐普及,开辟了提高产量的新途径。”相关问题
  • 第1题:

    德国科学家李比希的三个学说是什么?


    正确答案:矿物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 第2题: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


    正确答案: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 第3题:

    德国杰出的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养分归还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作物从土壤中带走营养物质,使土壤肥力下降
    • B、要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必须恢复土壤肥力
    • C、土壤肥力的恢复,根本方法在于通过施肥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营养物质
    • D、归还的各种养分的不可替代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1840年,德国化学家()提出了最小因子定律。

    • A、李比希
    • B、瓦尔明
    • C、坦斯里
    • D、辛柏尔

    正确答案:A,C

  • 第5题:

    李比希提出的三个学说是();();()。


    正确答案: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 第6题: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矿质营养

  • 第7题:

    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学说、()学说和()。


    正确答案: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 第8题:

    多选题
    1840年,德国化学家()提出了最小因子定律。
    A

    李比希

    B

    瓦尔明

    C

    坦斯里

    D

    辛柏尔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是()的创始人,他通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学说。李比希的理论,导致了近代()工业的产生,人工施肥日渐普及,开辟了提高产量的新途径。

    正确答案: 农业化学,矿物质营养,化学肥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 植物营养科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德国科学家李比希的三个学说是什么?

    正确答案: 矿物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学说、()学说和()。

    正确答案: 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是()的创始人,他通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学说。李比希的理论,导致了近代()工业的产生,人工施肥日渐普及,开辟了提高产量的新途径。


    正确答案:农业化学;矿物质营养;化学肥料

  • 第14题:

    1840年,德国化学家()提出了植物以矿物质为营养的“矿质营养学说”,为科学的无土栽培奠定了理论基础。

    • A、卫格曼
    • B、布森高
    • C、李比希
    • D、萨克斯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了土壤肥力的化学成分,农业的工业化正是从()

    • A、化肥工业开始的
    • B、“波兰特”开始的
    • C、机械化开始的
    • D、生物工程开始的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是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来的

    • A、养分归还学说
    • B、最小养分律
    • C、报酬递减律
    • D、因子综合作用律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告诉我们,只有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才会有经济效益;米切利希学说认为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也随之增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因开拓了原子核反应而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是()

    • A、李比希
    • B、波尔
    • C、张青莲
    • D、卢瑟福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问答题
    李比希三个学说的要点和意义?

    正确答案: (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
    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养分归还学说:
    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3)最小养分律:
    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②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

    正确答案: 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 矿质营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学说、养分归还学说和()

    正确答案: 矿质营养,最小养分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了土壤肥力的化学成分,农业的工业化正是从()。
    A

    化肥工业开始的

    B

    “波兰特”开始的

    C

    机械化开始的

    D

    生物工程开始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1840年,德国化学家()提出了植物以矿物质为营养的“矿质营养学说”,为科学的无土栽培奠定了理论基础。
    A

    卫格曼

    B

    布森高

    C

    李比希

    D

    萨克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