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劳动利用率()。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B、实行简单劳动C、实行劳动集约D、实行复杂劳动E、引进先进技术

题目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劳动利用率()。

  • 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
  • B、实行简单劳动
  • C、实行劳动集约
  • D、实行复杂劳动
  • E、引进先进技术

相似考题
更多“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劳动利用率()。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B、实行简单劳动C、实行劳动集约D、实行复杂劳动E、引进先进技术”相关问题
  • 第1题:

    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 )。

    A.向城市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B.走农业集约化道路,多吸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C.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D.通过增加耕地数量安置农村劳动力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我国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办法是(  )。
    A.必须降低劳动力利用率,保证充分就业
    B.实行劳动集约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剩余劳动力转移
    D.提高农业生产率


    答案:C
    解析:
    要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主要措施有:①要控制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降低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 第3题:


    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
    B. 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比重为最高
    C. 根据该表可以准确得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 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其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多于苏北地区

    答案:A
    解析:
    项正确,苏南地区农村常住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人数为25.54万人,明显高于苏中,也高于苏北的17万人。 B项错误,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只是在苏南地区比重为最高。 C项错误,由该表无法推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项错误,苏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比苏北地区少。故答案为A。

  • 第4题: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 A、个人劳动力供给
    • B、地区劳动力供给
    • C、家庭劳动力供给
    • D、企业劳动力供给
    • E、社会劳动力供给

    正确答案:A,C,E

  • 第5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 该地区耕地的土地生产率为( )公斤/亩。

    • A、250
    • B、200
    • C、300
    • D、150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提高农业劳动利用率的途径是指()。

    • 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
    • B、实行劳动集约
    • C、使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 D、减少实际参加农业劳动人数
    • E、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 该地区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劳动利用率( )。

    • 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
    • B、实行简单劳动
    • C、实行劳动集约
    • D、实行复杂劳动
    • E、引进先进技术

    正确答案:A,C,E

  • 第8题: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 )。

    • A、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 B、转移劳动力
    • C、实行劳动集约
    •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耕地的土地生产率为()公斤/亩。
    A

    250

    B

    200

    C

    300

    D

    1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劳动利用率()。
    A

    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

    B

    实行简单劳动

    C

    实行劳动集约

    D

    实行复杂劳动

    E

    引进先进技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为()。
    A

    100公斤/工日

    B

    150公斤/工日

    C

    200公斤/工日

    D

    250公斤/工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
    A

    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B

    转移劳动力

    C

    实行劳动集约

    D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超过7500万男性劳动力为高中以下程度
    B东北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的选择差异最小
    C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东部地区
    D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仅占1.3%,说明该学历的劳动力多数都在家从业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提高农业劳动利用率的途径是指(  )。
    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
    B.实行劳动集约
    C.使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D.减少实际参加农业劳动人数
    E.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


    答案:A,B,C
    解析: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包括:①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大提高劳动力利用率;②实行劳动集约,资金和劳动力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两个基本条件,当前我国能够用于农业的资金有限,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大搞劳动集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 第15题:

    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有效的影响,它可以()。

    • A、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
    • B、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 C、促进劳动力的自身再生产
    • D、使简单劳动力变成复杂劳动力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

    • A、粮食主产区
    • B、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
    • C、贫困地区
    • D、革命老区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在于( )。

    • A、可再生性
    • B、无价性
    • C、社会性
    • D、时效性
    • E、能动性

    正确答案:C,D,E

  • 第18题:

    我国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办法是()。

    • A、必须降低劳动力利用率,保证充分就业
    • B、实行劳动集约
    •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剩余劳动力转移
    • D、提高农业生产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 该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为( )。

    • A、100公斤/工日
    • B、150公斤/工日
    • C、200公斤/工日
    • D、250公斤/工日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多选题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

    个人劳动力供给

    B

    地区劳动力供给

    C

    家庭劳动力供给

    D

    企业劳动力供给

    E

    社会劳动力供给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
    A

    粮食主产区

    B

    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

    C

    贫困地区

    D

    革命老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在于( )。
    A

    可再生性

    B

    无价性

    C

    社会性

    D

    时效性

    E

    能动性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是指(  )。
    A

    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

    B

    实行劳动集约

    C

    使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D

    减少实际参加农业劳动人数

    E

    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包括:①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大提高劳动力利用率;②实行劳动集约,资金和劳动力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两个基本条件,当前我国能够用于农业的资金有限,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大搞劳动集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 第24题:

    单选题
    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该地区为提高粮食产量,预备购入化肥90吨,市场上尿素每公斤2.50元,玉米每公斤2.00,试求玉米对尿素的比价为()。
    A

    1.25

    B

    2

    C

    0.8

    D

    1.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