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DNA整合到染色体上构型多表现为串状多拷贝头尾相连的构型整合到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
第1题: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第2题:
转基因技术中外源基因的整合效率受到外源DNA拷贝数(剂量)、片断长度(构型)、注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受体鱼种类无关。
第3题:
前噬菌体是指()
第4题:
F’因子由于带有宿主细胞染色体片段,所以很容易整合到宿主细胞上。
第5题:
某植株上一根枝条发生了多项性状改变,这些改变全部都是由显性变隐性,原因可能是()。
第6题:
F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菌株称之为F+。
第7题:
外源DNA整合到()上构型多表现为()多拷贝头尾相连的构型整合到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
第8题:
F因子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偶然会带有细菌染色体片段不准确环出,这时的F因子为F’因子。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在病毒基因组的RNA中发现
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产生
包含一个强启动子
第13题:
外源DNA整合到染色体上构型多表现为串状多拷贝头尾相连的构型整合到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
第14题:
λ噬菌体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任何位点的温和噬菌体。()
第15题:
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是()。①DNA位于染色体上②染色体就是DNA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⑤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第16题:
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进入受体菌后,通过任何形式的交换都能将有关基因整合到受体菌染色体组中。
第17题:
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形态为()。
第18题:
前噬菌体是?()
第19题:
细菌在接合转移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称为性导。
第20题:
缺失突变发生()。
第21题:
①③⑤
①②③
②③④
③④⑤
第22题:
第23题:
毒性噬菌体
病毒颗粒
游离于细胞浆中的病毒核酸
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从染色体上脱离的核酸基因组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