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96年以来,连续7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是因为()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7月6日开始,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我国做出降息决策的现实背景可能有() ①欧债危机蔓延,影响我国出口 ②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严重 ③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困难 ④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第6题:
通货膨胀是()。
第7题:
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标是(),简称()。
第8题:
从2009年11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出现上升。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步缓解,我国价格总体水平上涨加快,2010年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3.1%。下列采取的稳定物价的措施,你认为恰当的是().
第9题:
通货膨胀的迹象是()
第10题:
我国的物价与国外的物价相比相对上升
我国的物价与国外的物价相比相对下降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市场上预期人民币贬值
第11题:
经济处于繁荣期
物价负增长
通货膨胀
汇率变化
第12题:
我国持续出现通货膨胀
我国物价增长过快
我国物价持续下跌
国内需求过于旺盛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为了进一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2011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今年以来第3次加息。这表明()
A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增长高通胀的态势
B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物价保民生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
D我国以经济手段为辅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第17题: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有效,使经济较快企稳回升,但也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物价过快上涨等问题。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在稳增长的同时控物价作为2011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控物价的是()
第18题:
我国制1996年以来,连续下调利率,其主要原因是()。
第19题:
我国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有()。
第20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99.2%、98.6%、100.4%、100.7%和99.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这种物价现象属于()。
第21题: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第22题: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增长高通胀的态势
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物价保民生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
我国以经济手段为辅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第23题: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持续下降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持续下降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