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补价应如何处理和判断?”相关问题
  • 第1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少量的标准:收到或支付的补价/换出或换入较大一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

    A、20%

    B、25%

    C、30%

    D、35%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中,无论是支付补价的一方还是收到补价的一方,都要解决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确认换出资产的资产处置损益的问题。( )


    正确答案:×
    【解析】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确认换出资产的资产处置损益。

  • 第3题: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下列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时,应确认交易收益

    B.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补价 企业 要计算应确认的收益,支付补价企业则要计算应确认的损失

    C.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充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按照稳健性原则采用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放账价值的基础

    D.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交换与单项资产交换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对换入各项资产的价值进行分配,其分配方法与不涉及补价多项资产交换的原则相同,既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E.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补价的企业,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正确答案:DE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相等,收到补价一方需要计算应确认的收益。支付补价企业不需要计算应确认的损益。在没有补价情况下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原则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支付补价的企业,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企业,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放账价值。

  • 第4题: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换人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收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


    正确答案:√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收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 第5题: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如何确认收益?


    正确答案: 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第6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企业发生的交易中,如果涉及补价,判断该项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有()。

    • A、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 B、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 C、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大于等于25%
    • D、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支付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正确答案:A,D

  • 第8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的,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为参考。

    • A、大于25%
    • B、小于25%
    • C、等于25%
    • D、小于或等于25%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的,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为参考。
    A

    大于25%

    B

    小于25%

    C

    等于25%

    D

    小于或等于25%


    正确答案: D
    解析: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 第10题:

    判断题
    在对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核算时,如果涉及补价,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在对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核算时,如果涉及补价,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第11题:

    判断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支付补价方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算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不确认损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B

    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考虑增值税)

    D

    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


    正确答案: C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资产转让损益,而与收支补价无关。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3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收到补价方,收到的补价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的比例应低于2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如果支付的补价正好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25%,则该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正确答案:×

  • 第15题:

    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货币性资产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

    B.在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支付补价的企业,应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在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企业,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D.在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企业,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


    正确答案:ABD
    选项C在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氽业,按换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

  • 第16题:

    在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以下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收到补价的企业,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收到补价, 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B、支付补价的企业,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C、不涉及补价的企业,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D、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E、交换中不涉及补价的企业不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或损失

    答案:A,E
    解析:
    选项 A,收到补价的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收到补价, 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或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选项 E,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收付补价,均应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第17题:

    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来判断某项资产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A、低于25%
    • B、等于25%
    • C、高于25%
    • D、高于或等于25%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补价应如何处理和判断?


    正确答案: 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确定;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确定。
    也可根据如下公式做出判断: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其中,分子分母都是不含税公允价值。
    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第19题:

    企业发生的资产交换中,如果涉及补价,判断该项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有()。

    • A、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 B、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 C、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 D、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正确答案:A,C

  • 第20题:

    判断题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企业发生的资产交换交易中,如果涉及补价,判断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有()。
    A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B

    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C

    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D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作为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之一,选项A和C正确。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来判断某项资产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A

    低于25%

    B

    等于25%

    C

    高于25%

    D

    高于或等于2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补价应如何处理和判断?

    正确答案: 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确定;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确定。
    也可根据如下公式做出判断: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其中,分子分母都是不含税公允价值。
    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