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第1题: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第2题:
战后,初级产品价格的总体上涨幅度小于工业制成品,其需求波动也小于工业制成品。
第3题: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普遍的”,其含义是()
第4题:
采取鼓励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的贸易发展战略是()。
第5题:
造成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6题:
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目标包括()
第7题:
初级产品市场、制成品市场分别属于()。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完全垄断型市场
不完全竞争型市场
完全竞争型市场
寡头垄断型市场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初级产品出口
出口信贷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第13题:
“十五”期间我国面临着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个转变,即()
第14题: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可分成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战后以来初级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一般大于工业制成品。
第15题:
需求偏好相似说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贸易发展的理论。
第16题:
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第17题:
出口替代战略是指以()的出口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18题: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以初级产品、低技术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结构。
第19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和发达国家相比。()
第20题:
发达国家初级产品
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
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
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
第21题:
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工业制成品
第22题:
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
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发达国家的制成品
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
第23题:
工业半成品和二次加工产品
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中高档消费品和工业制成品
工业制成品
第24题:
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
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
工会的作用不同
经济发展阶段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