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基本原则有: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 第2题:

    爱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

  • 第3题:

    消防工作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防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工作方针,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免受火灾危害。

  • 第4题: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3)必须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 第5题: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质量方针:
    顾客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优化品种,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遵守法规,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科学管理,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预防为主,杜绝重大火灾、爆炸、煤气中毒事故,减少高温灼伤、机电伤害和职业病。

  • 第6题:

    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正确答案:(1)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1986年,他又在多次讲话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2)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荐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4)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 第7题:

    机车大修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机车大修必须贯彻为运输服务的方针。机车大修的任务是恢复机车的基本性能,以保证铁路运输的需要。

  • 第8题: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 第9题:

    消防的工作方针是什么?高层建筑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自防自救。

  • 第10题:

    问答题
    爱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针是()。
    A

    积极稳妥

    B

    循序渐进

    C

    因地制宜

    D

    激进策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包豪斯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这些方针、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
    (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昀大贡献之一。
    (4)世纪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成人教育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1)成人教育的方针。成人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所确定的关于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基本政策。1987年6月,国务院批转的原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成人教育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直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把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贯彻学习与工作、生产的实际相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要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素质。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兴办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使成人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成人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实际需要,积极发展。同年1I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方针。1994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刻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发出了“要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大部分人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得到提高”的号召。
    (2)成人教育的任务。成人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提高全体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成人教育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进行基础文化补习教育。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未受完初、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包括扫盲教育和初、中等文化补习教育;
    ②进行岗位培训。面向所有从业人员,以提高本职工作能力为重点,对已经走向工作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各行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在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岗位的规范要求。
    ③进行专业性的中等和高级学历教育。主要对已经在职而又达
    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和高等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文化和专业教育。
    ④进行大学后继续教育。主要对具有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新、扩展知识,提高技能的教育。
    ⑤进行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的成年人进行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法制纪律、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教育。

  • 第14题:

    政治体制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我们所说的政治体制,是指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而建立或构筑、安排的各种具体的政治形式、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们从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中要着重把握以下两点:第一,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政治体制暴露出某些弊端。第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成功。

  • 第15题:

    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针是()。

    • A、积极稳妥
    • B、循序渐进
    • C、因地制宜
    • D、激进策略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包豪斯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这些方针、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
    (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昀大贡献之一。
    (4)世纪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 第17题:

    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1)我国政治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3)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1)健全民主制度。(2)加强法制建设。(3)抓紧机构改革。(4)完善民主监督制度。(5)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6)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第18题:

    我国的植保方针是什么?简述其含义和特点?


    正确答案: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含义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特点:1、允许害虫在经济受损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
    2、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
    3、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4、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盘考虑

  • 第19题: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第20题:

    邓小平对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新时期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1986年,他又在多次讲话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把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十三大报告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为重要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目标以及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

  • 第21题:

    问答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是三条:
    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3)必须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1986年,他又在多次讲话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2)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荐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4)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环境安全方针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质量方针: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顾客满意高于一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