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趋向消极体现在()。
第1题:
简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有什么变化及原因。
第2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国民党的抗战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第3题:
全国抗战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全国抗战爆发后首先处于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以后,抗日战争逐渐转入局部反攻阶段
第4题: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采取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第5题: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党以()为主,以()为辅。
第6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7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对国民党的政策是()。
第8题: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消极抗战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战役,大体保持了西南、西北和东南的一部分国土。这些战役有()。
第9题:
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速战速决
“三光”政策
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第10题:
停止抗战
片面抗战
消极抗战
积极反共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14题: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15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
第16题: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由比较积极地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第17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第18题: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第19题:
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包括()。
第20题:
消极抗日
联共抗日
积极反共
联日打共
第21题:
武汉会战
南昌战役
长沙会战
中条山战役
第22题:
第23题: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主
“速战速决”
军事打击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