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年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而()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说明()
第1题:
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2题: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第3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召开紧急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4题: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第5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第6题: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表明中共()
第7题: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第8题: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第9题:
1927年,我军的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第10题:
国内斗争服从于国际斗争
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
中共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
国共矛盾是兄弟之争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第14题:
1927年的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15题: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到了1937年又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两次决策说明了()
第16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第17题: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的会议是()
第18题: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决定()
第19题: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第20题: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
第21题:
继续北伐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开展土地革命
立工农苏维埃政权
第22题:
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战线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