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概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 )。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答案:D
    解析: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为1953~1957,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为1953~1956年。

  • 第2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

    • A、大跃进时期
    • B、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3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 A、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D、新民主主义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论述题: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


    正确答案: 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他们深刻反映了我国文艺的发展规律,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
    ①“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根本方针。
    ②二为,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它不仅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发展规律。“为人民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从服务内容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性质及其时代特点和社会功能。而这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③强调文艺二为方针本身就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着重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追求真理、反对谬误,歌颂美善、反对丑恶,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坚持创新、反对守旧,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④“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作为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由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⑤“双百”方针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的生动概括,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尊重文化艺术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和繁荣的方针,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它有利于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营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第5题: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

    • A、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 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D、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时期完成的()

    • A、大跃进时期
    • B、文革时期
    • 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8题:

    195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 A、国民经济恢复
    • B、“三反”、“五反”结束
    •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在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历程中,()是我国城乡规划事业第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A

    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与时俱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 (1)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地表明了对敌人实行专政和对人民实行民主两个方面。
    (2)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这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离不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对经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下哪个阶段中,外商来华广告显著增加()。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与时俱进。

  • 第14题:

    简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1)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地表明了对敌人实行专政和对人民实行民主两个方面。
    (2)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这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离不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对经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 第15题: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十年“文革”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在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历程中,()是我国城乡规划事业第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 A、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B、文化大革命时期
    • C、“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

  • 第18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正确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第19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下哪个阶段中,外商来华广告显著增加()。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在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历程中,我国城市建设出现失误,直到遭受破坏,使城市规划事业蒙受重大挫折的时期是()。

    • A、第一个5年计划时期
    • B、“文化大革命”时期
    • C、“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 D、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E、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十年“文革”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完成的。
    A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53年—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1956年中央政府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1957年1月至1966年4月。所以A项不选。“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所以B项不选。“大跃进”时期是1958年至1960年间。所以C项不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题: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

    正确答案: 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他们深刻反映了我国文艺的发展规律,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
    ①“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根本方针。
    ②二为,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它不仅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发展规律。“为人民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从服务内容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性质及其时代特点和社会功能。而这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③强调文艺二为方针本身就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着重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追求真理、反对谬误,歌颂美善、反对丑恶,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坚持创新、反对守旧,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④“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作为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由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⑤“双百”方针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的生动概括,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尊重文化艺术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和繁荣的方针,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它有利于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营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