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第1题:
国际社会的多样性有利于国家间的取长补短。无论社会制度是相同还是不同,都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一种文明的优点,不用强迫,别人也会学;反之,再强迫,别人也不愿学。国家之间还应积极寻找利益的汇合点,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合作领域十分广泛,如可持续发展、治理污染、反对毒品和恐怖活动等。由此可以推出()。
第2题: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这一原则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它表达了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②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④它仍然适用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第3题:
以下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4题:
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第5题: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我国在对外交往中处理同发达国家的关系,要()。
第7题:
由中国提出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是()
第8题: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第9题:
时代主题的变化使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发生了根本变化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在首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10题:
抛开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寻求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答案
接受西方国家所兜售的普世价值
不接受西方国家所兜售的普世价值
各个国家要平等,要商量,不要搞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第11题:
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成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加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能力
消除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12题:
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③④
第13题:
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第14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
第15题: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和认可,是因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16题:
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1963年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化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各方的共同利益②顺应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③成为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的方式④是我国处理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17题: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第18题: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第19题:
跨国公司对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20题:
同苏联、东欧同家的建交谈判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第21题:
第22题:
“求同存异”的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
反对霸权主义政策
第23题:
适用于处理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适用于处理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用于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