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
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二,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
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更多“试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


    正确答案:(1)利用外资和弓进技术已初见成效 我们争取到了一些中长期低息贷款、恢复了国内一批大型项目,扩大了能源开发和交通建设、兴建了一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急需的项目通过各种方式 ,吸引了一批直接投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吸取了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
    (2)促进了国内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改进了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利用外资的项目活跃了国内经济,使一些地区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
    (3)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进出口商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增进了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国内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已经起步,在国外建立合资经营企业的工作有所发展 ,它们对于增加外汇收入、锻炼工程技术队伍和加强同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起了积极作用 。
    (5)通过实行对外开放,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初步了解了外部世界的经济、技术状况 ,学到了不少对外经济活动的知识,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实践 ,检验了我们有关的各项政策、法规的适应情况,有利于今后改进工作。这些成绩已经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 第2题: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指()上对外开放。

    • A、政治
    • B、经济
    • C、文化
    • D、外交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联系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


    正确答案:一、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对外贸易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通过世界市场的媒介而被纳入到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之中,政府通过调节进出口贸易流量,便可调节国内经济.达成综合平衡。
    (2)对外贸易的传导作用 从单个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世界市场供求及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该国国内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部门或地区自然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其产品价格将上涨或下跌,产量将增加或减少.增长加速或停滞。尔后,上述变化又通过这些开放部门或地区与国内那些同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非开放部门或地区的联系,传递给国民经济的其他部分,影响其他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都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3)对外贸易乘数作用 外贸乘数是指,一国的出口增长代表一种有效需求的增加,它将一轮接一轮地引起与这一出口增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国内其他产业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对该国的国民收入产生成倍扩大效果(进口增长的效果则反之)。

  • 第4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对外开放政策


    正确答案: 是指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 第6题: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有()。

    • A、发展对外贸易
    • B、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 C、利用外资
    • D、引进新进技术
    • E、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②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覆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②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
    ②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③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④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1948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随军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办事处),支行以下设营业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
    ②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对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同时,随着各专业银行的相继恢复和建立,“群龙无首”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③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被分离出来,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正式通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留学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有()。
    A

    发展对外贸易

    B

    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C

    利用外资

    D

    引进新进技术

    E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

    正确答案: (1)利用外资和弓进技术已初见成效 我们争取到了一些中长期低息贷款、恢复了国内一批大型项目,扩大了能源开发和交通建设、兴建了一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急需的项目通过各种方式 ,吸引了一批直接投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吸取了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
    (2)促进了国内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改进了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利用外资的项目活跃了国内经济,使一些地区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
    (3)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进出口商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增进了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国内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已经起步,在国外建立合资经营企业的工作有所发展 ,它们对于增加外汇收入、锻炼工程技术队伍和加强同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起了积极作用 。
    (5)通过实行对外开放,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初步了解了外部世界的经济、技术状况 ,学到了不少对外经济活动的知识,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实践 ,检验了我们有关的各项政策、法规的适应情况,有利于今后改进工作。这些成绩已经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对外开放政策

    正确答案: 是指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要促进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大力扩展对外贸易。
    第二,要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为此必须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安排好必不可少的国内资金和各种配套措施。
    第三,要积极引进一些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先进技术,努力加以消化和发展,以促进我国的生产建设事业。
    因此,可以认为,扩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这三项是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是贯彻对外开放战略方针的重点。除此之外,对外开放还应包括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等。

  • 第14题:

    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和长期性


    正确答案: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提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⑴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的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已,赶上当今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⑵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的基本国策。它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政策,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整个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实行对外开放绝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反映在对外开放中,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第15题:

    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②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覆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②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
    ②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③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④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1948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随军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办事处),支行以下设营业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
    ②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对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同时,随着各专业银行的相继恢复和建立,“群龙无首”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③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被分离出来,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正式通过。

  • 第16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

    • A、制度
    • B、一般方法
    • C、权益之计
    • D、基本国策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 B、发展出口贸易
    •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 D、利用外资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联系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

    正确答案: 一、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对外贸易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通过世界市场的媒介而被纳入到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之中,政府通过调节进出口贸易流量,便可调节国内经济.达成综合平衡。
    (2)对外贸易的传导作用 从单个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世界市场供求及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该国国内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部门或地区自然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其产品价格将上涨或下跌,产量将增加或减少.增长加速或停滞。尔后,上述变化又通过这些开放部门或地区与国内那些同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非开放部门或地区的联系,传递给国民经济的其他部分,影响其他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都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3)对外贸易乘数作用 外贸乘数是指,一国的出口增长代表一种有效需求的增加,它将一轮接一轮地引起与这一出口增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国内其他产业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对该国的国民收入产生成倍扩大效果(进口增长的效果则反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和长期性

    正确答案: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提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⑴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的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已,赶上当今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⑵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的基本国策。它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政策,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整个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实行对外开放绝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反映在对外开放中,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指()上对外开放。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外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从经济上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所以答案B是正确的答案。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
    A

    制度

    B

    一般方法

    C

    权益之计

    D

    基本国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正确答案: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
    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二,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
    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