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

题目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

    • A、双紧模式 
    • B、双松模式
    • C、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 D、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类组合模式,即()、()和()、()政策。


    正确答案:“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

  • 第3题: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正确答案:(1)“双松”: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在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阻止利率上升,抵消或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因此会使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 这种组合适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时使用,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2)“双紧”: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 •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限制消费和投资,抑制总需求;中央银行紧缩银根,减少货币的供给,刺激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导致总需求下降。这种双管齐下的措施使总需求迅速收缩,能够有效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但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陷于衰退的境地。
    这种组合主要在总需求极度膨胀,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目标时采用。
    (3)“一松一紧”: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适当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同时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使总需求不会大幅度上升。
    这种组合主要在经济比较繁荣、但公共投资不足时采用。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4)“一紧一松”: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对财政支出严加控制,同时采用增税措施,抑制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促使利率下降,以刺激私人投资。
    这种组合适于财政赤字较大、但经济处于轻度衰退时采用。

  • 第4题: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决定的。
    (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
    (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是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
    (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认识滞短是指财政的问题容易被看出来,但决策却要花费时日。货币政策是认识时滞长,决策时滞短。认识时滞长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决策时滞短是指由于货币政策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只要认识清楚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决策。
    (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一个传导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按“松”、“中”和“紧”三种划分,那么,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可以有以下九种类型:
    财政政策类型
    货币政策类型
    松松、松中、松紧、中松、中中、中紧、紧松、紧中、紧紧
    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一般有四种:
    1、“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2、“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 第5题: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
    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 第6题:

    填空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类组合模式,即()、()和()、()政策。

    正确答案: “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以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下,最有代表性的模式包括()
    A

    “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B

    “双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C

    “松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D

    中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的货币政策

    E

    中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与“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

    正确答案: (1)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私人可支配的收入上升、企业投资增加--有利于消费和投资,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公债(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等)-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减轻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既刺激了总需求又有效的抑制了通货膨胀。
    (2)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紧缩财政政策---增税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企业投资减少--减少消费和投资,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赤字。
    扩张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入公债(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率等)--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作用:紧缩预算,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主要有 ( )
    A

    双松模式

    B

    双紧模式

    C

    紧松模式

    D

    松紧模式

    E

    中性模式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
    A

    双紧模式 

    B

    双松模式

    C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D

    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双松模式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合。这种配合模式适用于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

  • 第12题:

    多选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分为(  )。
    A

    “双松”政策配合

    B

    两者不能配合

    C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

    D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配合

    E

    有松就不能有紧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是指各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即膨胀性(松的)、紧缩性(紧的)和中性三种类型的不同组合。松紧实际上是指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包括:①双紧政策配合;②双松政策配合;③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④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配合

  • 第13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模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

  • 第14题:

    试述“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与“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


    正确答案:(1)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私人可支配的收入上升、企业投资增加--有利于消费和投资,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公债(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等)-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减轻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既刺激了总需求又有效的抑制了通货膨胀。
    (2)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紧缩财政政策---增税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企业投资减少--减少消费和投资,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赤字。
    扩张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入公债(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率等)--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作用:紧缩预算,刺激经济增长。

  • 第15题:

    试述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正确答案: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2.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 第16题:

    以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下,最有代表性的模式包括()

    • A、“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B、“双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C、“松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D、中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的货币政策
    • E、中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问答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模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正确答案: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2.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正确答案: (1)“双松”: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在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阻止利率上升,抵消或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因此会使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 这种组合适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时使用,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2)“双紧”: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 •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限制消费和投资,抑制总需求;中央银行紧缩银根,减少货币的供给,刺激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导致总需求下降。这种双管齐下的措施使总需求迅速收缩,能够有效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但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陷于衰退的境地。
    这种组合主要在总需求极度膨胀,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目标时采用。
    (3)“一松一紧”: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适当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同时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使总需求不会大幅度上升。
    这种组合主要在经济比较繁荣、但公共投资不足时采用。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4)“一紧一松”: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对财政支出严加控制,同时采用增税措施,抑制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促使利率下降,以刺激私人投资。
    这种组合适于财政赤字较大、但经济处于轻度衰退时采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通常所说的紧的货币政策就是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松的货币政策就是放松信贷和降低利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紧的财政政策是指增税和减支,松的财政政策是指减税和增支。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决定的。
    (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
    (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是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
    (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认识滞短是指财政的问题容易被看出来,但决策却要花费时日。货币政策是认识时滞长,决策时滞短。认识时滞长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决策时滞短是指由于货币政策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只要认识清楚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决策。
    (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一个传导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按“松”、“中”和“紧”三种划分,那么,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可以有以下九种类型:
    财政政策类型
    货币政策类型
    松松、松中、松紧、中松、中中、中紧、紧松、紧中、紧紧
    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一般有四种:
    1、“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2、“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

    正确答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都是需求管理的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其焦点在于推动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恢复均衡状态,以实现成长、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要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恢复均衡,或是调节总供给,或是调节总需求,或是调节总供求双方。就短期均衡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使之与短期内比较难以调节的总供给达到均衡状态。这就是需求管理政策的含义。
    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调节市场需求也就是调节货币供给。换言之,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或是使之增加,或是使之缩减。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都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至于它们的区别,就调节货币供给角度来说,只是在于:一是通过银行系统,一是通过财政系统;一是运用金融工具,一是运用财税工具;一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一是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在经济疲软、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进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在过冷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也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业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则不同,财政扩大投资是私人厂商无需自己冒风险却可以获得维持乃至扩大经营的好机会。投资支出以及带动的消费支出,对于据转经济发展的颓势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可是,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而有力的:其一,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其二,对于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强而有力的制约作用。而财政政策要紧缩,就有颇大的难度。对所有国家来说,财政支出有极强的刚性,不仅难以绝对压缩,甚至压缩增幅也并非易事。税收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均需通过立法程度,而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问题,是很难获准通过的。
    同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有不可避免的消极的副作用。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副作用有所减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双松模式是指 ( )
    A

    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配合

    B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合

    C

    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合

    D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配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