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怎么样的社会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人口老龄化的类型可划分为底部人口老龄化和顶部人口老龄化两种类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2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正确答案: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升高,并逐次升到科学厘定的高度。

  • 第3题:

    人口老龄化及其衡量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人口老龄化:从人口数量变化和年龄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
    A.老年人口比例:老年系数,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B.少儿人口比例:少儿系数,指14岁及一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C.老少比: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
    D.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两部分人数相等的年龄,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般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下。
    (2)反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指标体系:指某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或老龄化程度由某一程度到另以程度所需的时间。
    A.一定时期(5、10年或更长)的老年人口比例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比或增长速度。
    B.一定时期(5、10年或更长)每年平均增加的中位年龄数(岁数)。
    C.老年人口比例由某一程度增加到另一程度(一般为倍增)所需的年数。
    D.年龄中位数由某一年龄(20、30岁)增加到另一年龄(20、40岁)所需的年数等。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时,我们称为“老龄化社会”,当这个比例增到14%,称为“老龄社会”
    (3)反映人口老龄化的抚养比指标体系:
    A.少儿抚养比:少儿抚养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数与15-59岁(或64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B.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系数,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59岁(或64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C.总抚养比:总抚养系数,指非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与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 第4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而少儿和青壮年所占比例相对减少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或者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即成为老年型国家或者老龄化社会。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于1999年成为老年型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6个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
    二是老龄化势头猛;
    三是发展不平衡;
    四是困难老人多;
    五是老龄化与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相伴随;
    六是未富先老。

  • 第5题: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具体来讲: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与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对社会保障制度而言,直接受到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贫困问题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冲击。当前老年人存在“六多六少”现象:经济供养依靠子女多,获得社会保障支持少;女性多,男性少;文盲半文盲多,受教育年限少;丧偶多,身边子女少;闲暇时间多,精神文化生活少;带病多,完全自理少。老年人口生活自理能力在下降,带病老人、残疾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增加,必然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迫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起强有力的“安全网”。
    ②由于就业压力增大,谋生的空间距离延长,因此老年人口中空巢家庭的现象增加,养老压力增多,对传统的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社会养老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来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才需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出现,才促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看,比较注重经济的保障功能,却忽视服务的保障功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经济的保障功能具有被削弱的趋势。另一方面,人们希望家庭养老向社会转化,但人们又担心家庭养老的转化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化的程度会因此而受到挑战和约束。因此,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面临着经济保障的压力,而且面临着服务保障的压力。所以,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顾及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协调问题。这是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障绕不开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③人口老龄化所表现出来的人口寿命的增长,必然表现为退休职工平均寿命的增加,这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必然使个人,家庭,企业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由此,必然进一步弱化家庭的经济保障功能,也必然影响到企业对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养老保险的责任全部倾斜于政府,必将加重政府的责任和负担,最终使养老保障难以落到实处。
    ④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这种制度转变由于对“老人”在新制度以前的养老资金无法落实而产生了被称为“转制成本”的负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负债可指显性债务或隐性债务两种不同的债务。显性债务是指地方养老金当前会计报表上的赤字。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基本养老保险虽然还有一定的积累,但年度收支已经出现了人不敷出的情况,因此积累额正在逐渐减少。地方养老金的显性债务已经凸现。隐性债务是指投保职工的养老金的总权益(包括未来的养老金发放)与养老基金的总资产(包括未来的收入)的贴现值的差额。由于未来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养老金的替代率,养老基金投资的回报率和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等影响收支平衡的因素都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的估计有较大的出入。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间接影响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等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产生影响,使之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
    ①人口老龄化和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会给劳动力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经营状况,最终将会影响到养老基金的收人能力。由于社会保险费用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制造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人壁垒,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从而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
    ②人口老龄化还会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影响。根据国际“标准消费人”的理论,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水平的70%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增长意味着实际消费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是预期的影响。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变得显而易见时,人们会担心或“预期”今后养老金收人会下降,甚至变得不可靠,因此会为自己的老年经济保障而增加储蓄或减少消费,消费倾向的下降会加剧国内需求的不足,这又会引起经济增长以及就业与工资收人增长速度放慢,最终影响养老基金的收人。

  • 第6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包括()。 ①人口基数大 ②位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③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先进入老龄化 ④未富先老 ⑤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

    •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而少儿和青壮年所占比例相对减少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或者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即成为老年型国家或者老龄化社会。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于1999年成为老年型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6个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
    二是老龄化势头猛;
    三是发展不平衡;
    四是困难老人多;
    五是老龄化与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相伴随;
    六是未富先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正确答案: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升高,并逐次升到科学厘定的高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具体来讲: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与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对社会保障制度而言,直接受到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贫困问题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冲击。当前老年人存在“六多六少”现象:经济供养依靠子女多,获得社会保障支持少;女性多,男性少;文盲半文盲多,受教育年限少;丧偶多,身边子女少;闲暇时间多,精神文化生活少;带病多,完全自理少。老年人口生活自理能力在下降,带病老人、残疾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增加,必然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迫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起强有力的“安全网”。
    ②由于就业压力增大,谋生的空间距离延长,因此老年人口中空巢家庭的现象增加,养老压力增多,对传统的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社会养老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来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才需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出现,才促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看,比较注重经济的保障功能,却忽视服务的保障功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经济的保障功能具有被削弱的趋势。另一方面,人们希望家庭养老向社会转化,但人们又担心家庭养老的转化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化的程度会因此而受到挑战和约束。因此,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面临着经济保障的压力,而且面临着服务保障的压力。所以,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顾及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协调问题。这是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障绕不开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③人口老龄化所表现出来的人口寿命的增长,必然表现为退休职工平均寿命的增加,这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必然使个人,家庭,企业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由此,必然进一步弱化家庭的经济保障功能,也必然影响到企业对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养老保险的责任全部倾斜于政府,必将加重政府的责任和负担,最终使养老保障难以落到实处。
    ④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这种制度转变由于对“老人”在新制度以前的养老资金无法落实而产生了被称为“转制成本”的负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负债可指显性债务或隐性债务两种不同的债务。显性债务是指地方养老金当前会计报表上的赤字。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基本养老保险虽然还有一定的积累,但年度收支已经出现了人不敷出的情况,因此积累额正在逐渐减少。地方养老金的显性债务已经凸现。隐性债务是指投保职工的养老金的总权益(包括未来的养老金发放)与养老基金的总资产(包括未来的收入)的贴现值的差额。由于未来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养老金的替代率,养老基金投资的回报率和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等影响收支平衡的因素都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的估计有较大的出入。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间接影响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等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产生影响,使之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
    ①人口老龄化和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会给劳动力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经营状况,最终将会影响到养老基金的收人能力。由于社会保险费用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制造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人壁垒,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从而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
    ②人口老龄化还会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影响。根据国际“标准消费人”的理论,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水平的70%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增长意味着实际消费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是预期的影响。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变得显而易见时,人们会担心或“预期”今后养老金收人会下降,甚至变得不可靠,因此会为自己的老年经济保障而增加储蓄或减少消费,消费倾向的下降会加剧国内需求的不足,这又会引起经济增长以及就业与工资收人增长速度放慢,最终影响养老基金的收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的论述是()。
    A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B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C

    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结果之一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

    D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趋于大龄化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怎么样的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昌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于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人口老龄化会引发以下社会问题:
    (1)人口老龄化深深地影响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它会在劳动力资源、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消费品构成等方面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
    (2)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3)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分配制度结构的变化,并可能影响到未来一代的发展。
    (4)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
    (5)人口老龄化可能会重塑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代际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是什么?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以上,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老年型)。

  • 第14题:

    ()是指高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 A、人口老龄化
    • B、人口高龄化
    • C、老龄化速度
    • D、老年型人口结构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关于老龄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绝对数目的增加
    • B、严格控制出生率引发了人口老龄化
    • C、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城市,其次是农村
    • D、沿海地区老龄化问题高于内地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什么是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抚养比,什么是老龄化?


    正确答案: 老年系数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称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的年龄起点一般在60(或65)岁。
    少年系数是指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称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是指年龄不满15周岁的人口。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当老年人口比重60岁(65岁)大于10%(7%)时,我们说人口处于老年型人口,即步入老龄化社会。

  • 第17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地区性差异,对这种差异正确的说法是()。

    • A、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比东部地区高
    • B、东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西部地区要高,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
    • C、东西部人口老龄化一样
    • D、西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关于“绝对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育率主导”型老龄化
    • B、又称为“底部老龄化”
    • C、是由人口迁移规模及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导致的人口老龄化
    • D、是“死亡率主导”型老龄化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我国首当其冲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问题。

    • A、人口老龄化
    • B、收入分配
    • C、腐败
    • D、就业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包括()。 ①人口基数大 ②位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③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先进入老龄化 ④未富先老 ⑤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地区性差异,对这种差异正确的说法是()。
    A

    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比东部地区高

    B

    东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西部地区要高,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

    C

    东西部人口老龄化一样

    D

    西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抚养比,什么是老龄化?

    正确答案: 老年系数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称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的年龄起点一般在60(或65)岁。
    少年系数是指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称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是指年龄不满15周岁的人口。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当老年人口比重60岁(65岁)大于10%(7%)时,我们说人口处于老年型人口,即步入老龄化社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绝对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生育率主导”型老龄化

    B

    又称为“底部老龄化”

    C

    是由人口迁移规模及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导致的人口老龄化

    D

    是“死亡率主导”型老龄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