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曾经有一年“狗患”盛行,据记载,全国共报告“狂犬病”病理393例。对于养狗,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养狗者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不养狗者认为狗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卫生防疫部门认为狗咬伤人的后果很严重,而律师则认为养狗不完全是个人行为。材料表明()
第4题:
《狗和麻雀》中,狗在流浪的途中遇到了()并成为了好朋友。
第5题:
当“狗”这个符号与儿童实际见到的狗建立起相应的等值关系,这是()。
第6题:
某幼儿怕狗,治疗开始后,咨询师让他吃糖果的同时,看狗的照片,谈狗的趣事,之后看远处关在笼子里的狗,然后再分次逐渐走近狗笼(或将狗笼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应。在对儿童的治疗中不能使用的方法是()。
第7题:
左、右45°斜位片,椎弓及其附件投影似“狗”形,峡部裂时似狗颈戴项链,椎板为()
第8题:
符号表征学习
事实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第9题: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总括学习
第10题:
示范法
自我控制技术
生物反馈技术
放松训练技术
强化技术
第11题:
第12题:
试述狗的生活习性。
第13题:
孩子怕狗,让怕狗的孩子观察那些不怕狗的孩子如何与狗亲近、抚弄狗和与狗玩耍的过程,并感受不怕狗的孩子与狗玩耍时的快乐气氛,几次之后,怕狗的孩子逐渐地敢于接近狗,并与狗玩耍了,这种方法属于()
第14题:
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第15题:
左、右45°斜位片,椎弓及其附件投影似“狗”形,峡部裂时似狗颈戴项链,椎弓根断面为()
第16题:
左、右45°斜位片,椎弓及其附件投影似“狗”形,峡部裂时似狗颈戴项链,同侧上关节突为()
第17题:
战国时期名家提出的重要命题之一是“狗非犬”。这一命题阐明了()
第18题: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原理学习
第19题:
狗不是犬
“狗”与“犬”是两个不同的名称符号
犬不是狗
狗不是狗
第20题:
图式
命题
表象
产生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