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①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②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③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④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第1题: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其突出的历史事例有①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②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美国的罗斯福新政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第2题:
面对全球金融海啸,要善于把握世界经济调整时机,不断开拓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这对我国的启示是() ①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④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3题:
“新经济”的背景包括那些()
第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土地政策的着眼点是()
第5题:
“人体只有不断地分裂出新细胞,才能够保持机体的活力,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改进生产技术,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技术含显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由此可见()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②创新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创新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④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第6题:
我们国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第7题: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 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第8题:
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第9题:
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
第10题:
所有制结构调整
企业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国家与市场关系的调整
第11题:
基本制度
基本理论
基本理想
基本原则
第12题:
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第13题: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14题: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措施的相同点是()
第15题:
为更好的调整政企关系,适应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面临下面几方面的挑战()
第16题:
我国目前的经济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调整经济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其中包括:()
第17题: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第18题: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
第19题: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服从于当时政治斗争需要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20题:
颠覆性创新的出现
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世界产业升级趋势的推动
中国全面现代化进程面临着诸多发展不平衡因素
第21题: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上述经济调整都依据了凯恩斯主义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相通之处
第22题:
①②③④
①④
③④
①③④
第23题:
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要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