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评论说:“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还要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概念一起推翻。”材料中“旧科学概念”是指()
第1题:
《匆匆》原载在()。
第2题:
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应某报邀请,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为它撰写海外通信,该报是()。
第3题:
《新青年》与()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第4题:
“五四”运动前后,以什么杂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撰写杂感随笔的作者群()。
第5题:
邵飘萍1916年担任过上海《申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范长江曾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第6题:
报纸是指有固定(),以新闻与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第7题:
据到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材料,国内最早采用一文一题编辑方法的是()
第8题:
《新莱茵报》
《共产主义者杂志》
《莱茵报》
《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第9题: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第10题:
北京《晨报》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新青年》
天津《益世报》
第11题:
《时务报》
《上海新报》
《申报》
《时事新报》
第12题:
《告商人书》
《实用广告法》
《最新广告法》
《最新广告术》
第13题:
报纸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14题:
《上海新报》
第15题:
1983年,在日本的《时事新报》刊登了福泽谕吉的(),被看做是开创日本广告理论研究的先河之作。
第16题:
《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第17题:
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开派驻外记者先河的是上海《时事新报》和()。
第18题:
报、刊编辑部的来稿范围有()
第19题:
第20题:
《新青年》
《每周评论》
《语丝》
《时事新报·学灯》
第21题:
《东方杂志》
《时报》
《时务报》
《上海新报》
第22题:
第23题:
每月
每周
每年
每旬
第24题:
《东方杂志》
《时报》
《时务报》
《上海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