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2012年甲国某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为12元,出口到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18元。如果2012年甲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乙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卖到乙国的价格应该是()
第1题:
杜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艾某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随员。杜某在乙国首都实施抢劫,有1名乙国人在抢劫中被其杀死。艾某当时恰好目击了该抢劫杀人事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A.如杜某本人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则乙国即可以对其提起刑事诉讼,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B.如艾某本人表示愿意出庭作证,则乙国即可以带其到法庭作证,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C.乙国向甲国提出请求,要求放弃杜某的豁免,如甲国没有答复,则可以认定甲国已经同意放弃,从而对杜某提起刑事诉讼
D.如甲国表示放弃杜某的管辖豁免,则乙国可以对杜某径行提起刑事诉讼,而不论杜某本人是否同意
ABC .
解析: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有关规定,外交人员的享有完全的对接受国刑事管辖的豁免,外交人员也免除作证义务。然而外交人员的特权和豁免可以由其派遣国放弃,但这种放弃只能由派遣国作出。外交人员本身没有做出这种放弃的权利。本题中,A项错误,因为管辖豁免的放弃只能由派遣国明示作出,外交人员本身没有作出这种放弃的权利。同样,B项中外交人员有免除作证的义务,放弃这种特权由派遣国明示作出。C项错误,因为放弃豁免权应明示作出,甲国未答复视为不放弃。
第2题:
2002年5月,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默示承认?( )
A.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B.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C.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D.直接与甲国建立外交关系
第3题:
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为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元?甲国货币贬值幅度为()?
第4题:
甲国某企业产品出口到乙国,2013年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1小时,其价值为100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5。2014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在1小时中创造的价值总量为96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6。若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第5题:
假设甲国为《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乙国为非成员国。依该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作品可以享有国民待遇()?
第6题:
假设2011年甲国一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0元,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8。若甲国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贬值20%,2012年将该国商品出口到乙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乙国()单位的货币
第7题: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项行为可以视为默示承认?( )
第8题:
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第9题:
甲国公民A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A某,乙国拒绝,乙国的下列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 )
第10题:
提高了25%
降低了20%
提高了20%
降低了25%
第11题:
12元
18元
18.75元
15元
第12题:
乙国应从甲国进口A和B
甲国应从乙国进口A,乙国应从甲国进口B
甲国应向乙国出口A,乙国应向甲国出口B
甲国生产A具有绝对优势,乙国生产B具有绝对优势
第13题:
A.甲国生产X商品
B.甲国生产Y商品
C.乙国生产X商品
D.乙国生产Y商品
E.X和Y商品均由甲国生产
第14题:
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为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元?甲国货币贬值幅度为()?
A16元;20%
B12元;20%
C16元;16.7%
D10元;不变
第15题:
甲国进口一批乙国制造的“克耐”运动服,因其原产地归属发生争议。经查,该批“克耐”运动服由甲国股东在丙国投资的工厂完成原材料采购、制作成衣后运到丁国工厂,由丁国工人钉上拉锁,最后运到乙国工厂贴上商标并装箱后,出口到甲国,依据《原产地规则协议》,该商品的原产国是()。
第16题:
甲国人廖某常年在乙国和丁国之间从事走私生意,一日因生意纠纷在乙国杀死了一乙国公民和一丙国参赞,后潜逃至丁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第17题:
假设2010年M国一单位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3元,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如果M国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2011年将该商品出口到N国,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多少单位N国货币()
第18题:
假设2010年M国一单位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3元,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如果M国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该国的货币的价值贬值20%,2011年将该商品出口到N国,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的角度,可换回N国货币()
第19题:
杜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艾某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随员。杜某在乙国首都实施抢劫,有1名乙国人在抢劫中被其杀死。艾某当时恰好目击了该抢劫杀人事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第20题:
甲国国籍法采出生地主义,乙国国籍法采父系血统主义。李某为甲国妇女,在乙国生下丙,则丙的国籍为( )
第21题:
2010年甲国某企业向乙国出口M商品,假设单位M商品价格为6单位乙国货币。2011年甲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生产率提高了50%,且甲国对乙国货币升值20%,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2011年M商品的价格是()单位乙国货币。
第22题:
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第23题:
甲国
乙国
丙国
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