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德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德国民法典》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法典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在贯彻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方面已有所变化,如在肯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不受限制原则的基础上,对所有权行使上增加了某些限制性规定;肯定了“契约自由”原则;在民事责任上,实行过失责任与无过失责任并存。
    (2)规定了法人制度。
    (3)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主要表现在对容克贵族的土地所有权以及基于土地私有而产生的其他权利和亲属法中的家长制残余上。
    (4)立法技术上讲究逻辑体系严密、概念科学、用语准确。


  • 第2题:

    简述1922年新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1)主要内容: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学制不订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新学制的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2)特点:①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我国近代学制上是第一次;②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③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④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⑤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⑥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

  • 第3题:

    试述楔形文字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特点:
    1、楔形文字法各法典结构比较完整;
    2、法典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特别重视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
    3、楔形文字各法典大多数是司法判例的堆积;
    4、楔形文字法出成文法之外,存在着习惯法体系;
    5、楔形文字法是世俗法。
    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首先将习惯法成文化,开始了人类成文法的最初尝试,推动了人类法律的发展与进步。楔形文字法诸法典,特别是《汉穆拉比法典》,内容丰富,形式完备,条文缜密,立法技术发达,表明其已达到奴隶制法发展的最高峰,对后世奴隶制立法产生重要影响。以《汉穆拉比法典》为典型代表的楔形文字法,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两河流域得到长久的应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而且还通过波斯帝国的法律和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沉声了一定的影响。

  • 第4题:

    试述欧洲联盟法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基本特点:
    (1)欧洲联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法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欧洲联盟虽然是主权国家的联盟,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国际组织,它在某些领域具有主权权力,其机构具有超国家性,它有制定各种形式的政策、法规,调整成员国及其公民、法人的法律关系,所以,欧洲联盟发的性质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
    (2)欧洲联盟法不同于国内法。尽管它与成员国国内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是独立于国内法的单独的法律体系。又由于欧洲联盟法与一般国际法一样,缺乏强制执行能力,欧洲联盟本身不是国家,没有军队、警察等国家机构,它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均需依靠欧洲联盟法制度,而欧洲联盟法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成员国的态度。
    (3)欧洲联盟法不仅兼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某些因素,同时也是在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强烈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4)欧洲联盟法在欧洲统一化的运动中逐渐发展和完备,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融合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特点,称为一个“自成一类”的法律体系。
    历史地位:开创了新的法律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相互融合,不但对欧洲联盟各成员国,而且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 第5题:

    试论述《德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1)德国民法典共5编,分为总则、债的关系、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
    (2)《德国民法典》的意义:就内容而言,法典适应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发展:确认了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地位;确认了契约自由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和无限私有制原则,又对这些原则的适用设定了必要的限制。就立法技术而言,法典结构体系严密而富有逻辑性,用语精确而科学;包含了众多的一般条款。
    德国民法典的颁布,不仅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发展,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民事立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论述《法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民事主体;
    2.婚姻、家庭和继承;
    3.所有权;
    4.契约、准契约和侵权行为。
    特点:
    1.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2.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原则,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3.保留了若干的残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的法律制度;
    4.在立法模式、结构和语言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历史地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原则鲜明,编排合理,逻辑严谨,语言简洁,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诞生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制定的。随着拿破仑在欧洲的军事扩张,《拿破仑法典》也被应用到法军所到之处。由于该法典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因而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意义,其内在的价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夺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汉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和特点:
    (1)维护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君主专制制度;
    (2)肯定了奴隶制度和自由民内部的权利不平等;
    (3)实行土地国有和公社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4)在契约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书面形式;
    (5)肯定买卖婚姻和家长制家庭关系;
    (6)犯罪与刑罚未成为独立部分,散布于其他各条文之后,刑罚保留了原始氏族制度的残余;
    (7)规定了以国王掌握最高司法权和以发誓、神明裁判为主的诉讼制度。
    历史地位:
    (1)它是楔形文字法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2)属于奴隶制早期成文法典的高峰;
    (3)对后来西亚地区的法律制度有着重要影响;
    (4)它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楔形文字法的成文法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楔形文字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特点:
    1、楔形文字法各法典结构比较完整;
    2、法典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特别重视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
    3、楔形文字各法典大多数是司法判例的堆积;
    4、楔形文字法出成文法之外,存在着习惯法体系;
    5、楔形文字法是世俗法。
    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首先将习惯法成文化,开始了人类成文法的最初尝试,推动了人类法律的发展与进步。楔形文字法诸法典,特别是《汉穆拉比法典》,内容丰富,形式完备,条文缜密,立法技术发达,表明其已达到奴隶制法发展的最高峰,对后世奴隶制立法产生重要影响。以《汉穆拉比法典》为典型代表的楔形文字法,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两河流域得到长久的应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而且还通过波斯帝国的法律和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沉声了一定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日本《民法典》是界于()之间的混合产物。
    A

    英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B

    法国《民法典》和中国《民法典》

    C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D

    美国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述《德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1)德国民法典共5编,分为总则、债的关系、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
    (2)《德国民法典》的意义:
    1)就内容而言,法典适应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发展:确认了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地位;确认了契约自由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和无限私有制原则,又对这些原则的适用设定了必要的限制。
    2)就立法技术而言,法典结构体系严密而富有逻辑性,用语精确而科学;包含了众多的一般条款。
    3)德国民法典的颁布,不仅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发展,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民事立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1900年德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条件及法典的特色。

    正确答案: 历史条件:
    1.修改宪法,使制定民法典有了可能
    2.自然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之争。
    特色:
    1.法典具有较高的水平和理论基础
    2.对无险私有、契约自由、过失责任原则有所发展
    3.规定了法人制度和人身雇佣契约
    4.规定了较多的一般条款和参照条款5保留了封建残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日本《民法典》是界于()之间的混合产物。

    A.英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B.法国《民法典》和中国《民法典》

    C.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D.美国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试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商鞅按照法家理论对秦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法为律。法,表达的是“平之如水”的含义;律,新兴地主阶级解释为“均布也”。商鞅改法为律是新兴地主阶级以法代刑思想的继续,其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公开性,注重法律的实施。
    (2)重农奖功。为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的财源、兵源,商鞅实施了废除井田、开阡陌的土地政策,从法律上确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3)通过重刑轻罪治奸惩恶,并进一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还利用重刑强制民众开垦耕种,以维护生产的发展。
    商鞅变法是在总结各诸侯国变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促成了秦国君主专制政治的稳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也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活动中最彻底、成效最显著的一次,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在变法过程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重刑原则,并且规定了许多实施重刑的措施。这些法律理论和实践造成了秦严刑峻罚的法制特征,也为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严酷的基调。

  • 第15题:

    简述《汉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和特点:
    (1)维护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君主专制制度;
    (2)肯定了奴隶制度和自由民内部的权利不平等;
    (3)实行土地国有和公社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4)在契约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书面形式;
    (5)肯定买卖婚姻和家长制家庭关系;
    (6)犯罪与刑罚未成为独立部分,散布于其他各条文之后,刑罚保留了原始氏族制度的残余;
    (7)规定了以国王掌握最高司法权和以发誓、神明裁判为主的诉讼制度。
    历史地位:
    (1)它是楔形文字法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2)属于奴隶制早期成文法典的高峰;
    (3)对后来西亚地区的法律制度有着重要影响;
    (4)它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楔形文字法的成文法典。

  • 第16题:

    试述1900年德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条件及法典的特色。


    正确答案: 历史条件:
    1.修改宪法,使制定民法典有了可能
    2.自然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之争。
    特色:
    1.法典具有较高的水平和理论基础
    2.对无险私有、契约自由、过失责任原则有所发展
    3.规定了法人制度和人身雇佣契约
    4.规定了较多的一般条款和参照条款5保留了封建残余。

  • 第17题:

    日本《民法典》是界于()之间的混合产物。

    • A、英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 B、法国《民法典》和中国《民法典》
    • C、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 D、美国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欧洲联盟法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基本特点:
    (1)欧洲联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法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欧洲联盟虽然是主权国家的联盟,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国际组织,它在某些领域具有主权权力,其机构具有超国家性,它有制定各种形式的政策、法规,调整成员国及其公民、法人的法律关系,所以,欧洲联盟发的性质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
    (2)欧洲联盟法不同于国内法。尽管它与成员国国内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是独立于国内法的单独的法律体系。又由于欧洲联盟法与一般国际法一样,缺乏强制执行能力,欧洲联盟本身不是国家,没有军队、警察等国家机构,它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均需依靠欧洲联盟法制度,而欧洲联盟法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成员国的态度。
    (3)欧洲联盟法不仅兼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某些因素,同时也是在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强烈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4)欧洲联盟法在欧洲统一化的运动中逐渐发展和完备,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融合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特点,称为一个“自成一类”的法律体系。
    历史地位:开创了新的法律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相互融合,不但对欧洲联盟各成员国,而且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论《德国民法典》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德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1871年德国统一后,帝国宪法明确规定制定国家统一民法典的权利属于帝国中央,从而为统一的民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宪法依据。自1874年帝国联邦议会成立法典编纂委员会伊始,历时22年,民法典在1896年由帝国国会通过,19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德国民法典以罗马法《学说汇纂》为蓝本加以编纂,分为总则、债的关系、物权、亲属和继承5编,共2385条,规模庞大。
    民法典的特点:
    1、法典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重新诠释和发展了资本主义民法基本原则。
    2、法典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正在兴起的新型民事法律关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明确的确认。
    3、民法典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
    4、民法典包含了众多的一般条款。
    5、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堪称经典。创立了五编制的结构体例。
    历史地位:1900年的民法典是德国第一步资产阶级民法典,对德国统一法制作用巨大,并称为德国民法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是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国家编纂的规模最大、对现代资产阶级民事立法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民法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日本1898年《民法典》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商鞅按照法家理论对秦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法为律。法,表达的是“平之如水”的含义;律,新兴地主阶级解释为“均布也”。商鞅改法为律是新兴地主阶级以法代刑思想的继续,其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公开性,注重法律的实施。
    (2)重农奖功。为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的财源、兵源,商鞅实施了废除井田、开阡陌的土地政策,从法律上确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3)通过重刑轻罪治奸惩恶,并进一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还利用重刑强制民众开垦耕种,以维护生产的发展。
    商鞅变法是在总结各诸侯国变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促成了秦国君主专制政治的稳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也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活动中最彻底、成效最显著的一次,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在变法过程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重刑原则,并且规定了许多实施重刑的措施。这些法律理论和实践造成了秦严刑峻罚的法制特征,也为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严酷的基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法国民法典》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