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教育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的剩余产品,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4题:
财政产生的条件有()
第5题:
税收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价值。
第6题:
当社会出现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时,国际贸易也就产生了。
第7题: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第8题:
生产力发展→产生社会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生产的社会化→国家产生→阶级产生→执行国家职能→税收产生
生产的社会化→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产生社会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国家产生→执行国家职能→税收产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产生社会剩余产品→生产的社会化→阶级产生→国家产生→执行国家职能→税收产生
生产力发展→产生社会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生产的社会化→阶级产生→国家产生→执行国家职能→税收产生
第9题:
全部社会产品
全部剩余产品
全部国民收入
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国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商人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
商品生产的扩大与商人的出现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税收产生的过程可以大致概括为()
第15题:
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剩余产品M总量、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第16题:
市场调查产生的基础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第17题:
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
第18题:
()标志着生产力的水平。
第19题:
甲公司可以自行销售剩余产品
甲公司须经丙公司同意后才能销售剩余产品
甲公司经专利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销售剩余产品
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停止销售,并赔偿损失
第20题:
剩余产品、商品经济
自然灾害,剩余产品
自然灾害、商品经济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
第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