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国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高无上的。
第1题:
下列对于“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理解错误的是:(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B.“三个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C.“宪法至上”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题中应有之义D.“宪法法律至上”,体现在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 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2题:
建立宪法监督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巩固和发展国家的根本制度
B.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实现
C.建设法治国家
D.保障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
第3题:
第4题:
2014年10月27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下列关于宪法日的设立认识正确的是()。 ①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权威 ②宪法日的设立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 ③宪法在我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宪法的实施
第5题:
关于日本天皇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人主张“彻底解除天皇在国家权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体现了()的主要观点。
第6题:
()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显著特征。
第7题:
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七八”宪法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八八”宪法
第11题:
拉兹
戴雪
亚里士多德
富勒
第12题: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共制定颁布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是( )。
A.“七八”宪法
B.“八二”宪法
C.“八四”宪法
D.“八八”宪法
第13题:
第14题:
试论在立宪社会中,宪法在政治关系中居于核心而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15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这说明了宪法在国家整个()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第16题:
下列对宪法的"法治"原则理解正确的有:()
第17题: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其他法根本不同,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法,是母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18题:
政府权力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容挑战。
第19题:
“七八”宪法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八八”宪法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