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软件正确性的描述可以划分为6种不同的情况分别为:程序编写得无语法错误、程序运行中未发现明显的运行错误、程序中无不适当语句、程序运行中能通过典型的有效测试数据,而得到正确的预期效果、程序运行中能通过典型的无效测试数据,而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和()。
第1题:
●若C程序的表达式中引用了未赋初值的变量,则(20)。
(20)
A.编译时一定会报告错误信息,该程序不能运行
B.可以通过编译并运行,但运行时一定会报告异常
C.可以通过编译,但链接时一定会报告错误信息而不能运行
D.可以通过编译并运行,但运行结果不一定是期望的结果
第2题:
下列对于软件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程序是否正确
B)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运行结果正确
C)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符合结构化原则
第3题:
下列对于软件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程序是否正确
B.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运行结果正确
C.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符合结构化原则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要使正在运行中的程序停止下来,操作面板上可以通过()停止程序,按按钮可使程序继续运行;而按钮一般是()时才使用。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程序运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8题:
某同学想在手机上开发一个软件,该软件可以查询学校内任意教室的课表,比较恰当的实现步骤是()。
第9题:
关于在Windows XP下的软件的安装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只通过调试无法确保程序运行完全正常
通过异常处理,可以捕获运行错误
逻辑错误编译时不能被发现,但是可以通过调试发现
语法错误容易在运行时发现
第11题:
编译时一定会报告错误信息,该程序不能运行
可以通过编译并运行,但运行时一定会报告异常
可以通过编译,但链接时一定会报告错误而不能运行
可以通过编译并运行,但运行结果不一定是期望的结果
第12题:
程序运行结果为0false
程序运行结果为1true
程序无法通过编译
程序可以通过编译但结果不确定
第13题:
下列对于软件测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程序是否正确
C.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运行结果正确
D. 软件测试是为了证明软件中没有错误
第14题:
下列关于连编应用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编项目成功后,再进一步进行连编应用程序,可保证连编的正确性
B.可随时连编应用程序
C.应用程序文件和可执行文件都可以在Windows中运行
D.应用程序文件和可执行文件都必须在Visual FoxPro中运行
第15题:
A.如果我们的软件安装盘里附有“Autorun”功能,则直接将该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即可自动启动安装程序。
B.可以直接通过运行安装盘里的Setup安装程序,来完成软件的安装过程
C.可以通过执行“开始”菜单中的“运行(R)”选项,来运行Setup安装程序
D.通过控制面板中“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中的“添加新程序”选项,来安装应用程序
第16题:
第17题:
程序设计的目标,不只编写一个能得到正确运行结果的程序,还应关注程序结构的好坏,“好的结构”比“高的效率”更为重要。
第18题:
空运行是数控机床必备的功能,常用来效验程序,关于空运行正确的表述()
第19题:
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3个可以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每批数据都需顺序执行这三个模块。对于多批数据,这三个程序在单CPU机器中可能运行的顺序是()
第20题:
在C集成环境执行菜单命令“运行”,若运行结束且没有系统提示信息,说明()。
第21题:
从“开始”菜单中运行程序的正确方法是()。
第22题:
通过“程序”选项运行程序
通过“文档”选项打开最近使用的文档
通过“运行”选项运行程序
通过“搜索”选项运行程序
第23题:
问题描述→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得到答案
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结果
提出问题→设计程序→编写程序→…→运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