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下列各题。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题目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下列各题。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

  • A、地月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相似考题
更多“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的探月工程是()。

    • A、嫦娥工程
    • B、后羿工程
    • C、天宫工程
    • D、玉兔工程

    正确答案:A

  • 第2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 C、在天体系统中,月球所在的地月系和木卫系层次相同
    • D、月球是小行星带中质量较大的天体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温州日出时间早于6:00点
    • C、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正确答案:D

  • 第4题: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此次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一次重要的验证飞行试验,从近期看,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提供技术支持。从长远看可以为提高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利用月球资源为人类服务做准备!当然,探月工程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探月人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正确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我国研制并发射该飞行实验器是为了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该飞行实验器的成功研制和发射既表明我国针对探月工程当前任务开展科学研究,也表明我国正确把握了事物运动的规律。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我国能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飞行实验器来完成科学实验表明这一点。
    (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是在奉献精神的激励下,探月工程的工作人员才取得一次次的成功。

  • 第5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2月15日深夜。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正确答案:长征三号乙

  • 第6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今天的太空漫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基于实践的需要,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目的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2)认识具有反复性。从主体来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3)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无限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4)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拓展、推移。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 第7题:

    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中国探月工程是立足我国国情,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的,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理论创新、发扬航天精神,不断科学攻关、勇于探索规律的结晶。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嫦娥二号”成功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探月工程是立足我国国情,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的,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反作用物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理论创新、发扬航天精神,体现了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
    ③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断科学攻关、勇于探索,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 第8题: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身处美国纽约(西五区)的中国留学生们要实时观看卫星发射现场直播,当地时间是()

    • A、1日5时59分
    • B、2日5时59分
    • C、1日18时59分
    • D、2日18时59分

    正确答案:A

  • 第9题:

    2007年5月16日,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说: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新研制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对月球进行探测地形、研究表面化学成分和矿物质的活动,请问此次活动主要属于()。

    • A、科学活动
    • B、技术活动
    • C、产品测试活动
    • D、产品评价活动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4月23日,“中国航天日”,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国家重大工程,()实施20多年来,已成功发射10艘飞船和1个目标飞行器,取得“十全十美”的成绩。

    • A、探月航天工程
    • B、载人航天工程
    • C、一箭多星工程
    • D、飞船回收工程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嫦娥工程是我国的探月工程项目,使我国跻身国际月球探测的先进行列。我国第一艘探月飞船嫦娥一号是在()年发射的。

    • A、2003年
    • B、2005年
    • C、2007年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嫦娥2号卫星是属于我国探月工程的第()期的先导星。
    A

    一期

    B

    二期

    C

    三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下列各题。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

    • A、地月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下列各题。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

    • A、北京时间
    • B、西昌的时间
    • C、北京地方时
    • D、西昌区时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10月24日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1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举行探月工程庆祝大会。探月工程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我国因此跨入世界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2007年末,新华社评出十大国内新闻,《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位列其中,谈谈该则新闻具备新闻价值的哪些要素。


    正确答案:具备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 第16题:

    我国探月工程的代号是嫦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运行到()

    • 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
    • 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
    • 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
    • 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二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 C、在天体系统中,月球所在的地月系和木卫系层次相同
    • D、月球是小行星带中质量较大的天体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2014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经过8天飞行,历经地月转移、月球近旁转向、月地转移、再入返回、着陆回收五个阶段后,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诸多关键技术获得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计划的第三步“回”正式启动。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系统具有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整体离不开部分,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③部分构成整体,要以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中科院院士说: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研制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对月球进行探测地形、研究表面化学成分和矿物质的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属于()

    • A、科学活动
    • B、技术活动
    • C、产品测试活动
    • D、产品评价活动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发射升空。

    • A、墨子号
    • B、悟空号
    • C、鹊桥号
    • D、玉兔号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发射升空。
    A

    墨子号

    B

    悟空号

    C

    鹊桥号

    D

    玉兔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10月24日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1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举行探月工程庆祝大会。探月工程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我国因此跨入世界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2007年末,新华社评出十大国内新闻,《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位列其中,谈谈该则新闻具备新闻价值的哪些要素。

    正确答案: 具备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