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低至-183℃,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主要因为其() ①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缺少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 ③体积、质量较地球小④自转周期较地球短
第1题: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最低温度达零下120摄氏度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温度过高时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回答下面各小题。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这是“玉兔”采取此工作模式的原因。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
第2题:
大气的环流与下列哪项有关()
第3题:
与地球适宜生物生存温度条件无关的是:()
第4题:
地球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第5题:
若白天晴朗,夜晚多云,则()
第6题:
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日温差)较月球表面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④大气逆辐射产生的保温作用
第7题: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作用()
第8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密切联系的是()
第9题:
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具有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直接联系的是()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气温日较差减小
第12题:
日地距离适中
所处的宇宙环境较安全
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适宜的昼夜交替时间
第13题: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回答下列小题。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这是“玉兔”采取此工作模式的原因。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
第14题:
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是因为()
第15题: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第16题: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其形成与何种因素相关()
第17题: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的原因是()
第18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第19题: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第20题:
地表环境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第21题:
月球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第22题: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地球公转周期适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第23题:
没有大气的作用
直接绕地球公转
日、月距离变化大
月表物质比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