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底,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也从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胀转向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因为()
第1题:
第2题:
叶航教授对我国本轮的宏观调控的判断中根据政策的什么效应判断2008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衰退”?()
第3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政府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总结为()。
第4题:
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国家()
第5题:
下列不能引起内在价值变化的是()。
第6题:
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2005年我国将要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转变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事物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实际是变化的、发展的,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 ④不同的意识所起的反作用不同
第7题: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宣布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建立,虽然将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都纳入宏观调控的任务,但以总量调控为主,虽然强调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更注重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进入新世纪,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更重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新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通过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更多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改革,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变化的原因。(14分)
第8题:
我国经济蓝皮书《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提出了对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要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把坚持和提高通货膨胀压力、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坚持和提高节能减排标准作为宏观调控的第三个闸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矛盾特殊性原理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第9题:
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第10题:
综合效应和单向效应
转移效应和收缩效应
时滞效应和综合效应
时滞效应和转移效应
第11题:
第12题: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任务
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手段
第13题:
第14题:
针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为()。
第15题:
简述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包含的内容。
第16题:
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说明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第17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
第18题:
实现共同富裕属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中的()。
第19题:
依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这体现的唯物论观点是()
第20题:
实现共同富裕属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中的()
第21题:
第22题: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