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运用所学公民、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实现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第1题:
民生问题之所以被我国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是因为( )。
A.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民生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C.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D.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第2题: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
第3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第4题:
民生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和稳定这几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第5题:
无论从发展趋势、现实要求,还是从技术条件分析,化石能源都是终端能源替代的重要趋势。
第6题: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 ),也是发展中儿童的( )。
第7题: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事关全局的问题是()
第8题:
2009年以来,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过程中,民生问题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重大问题都得到了高度关注。国家重视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第9题:
大力发展教育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提倡文明开化
第10题:
和谐问题
社会问题
政治问题
第11题:
就业
教育
分配
社保
第12题:
第13题:
民生问题之所以被我国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是因为( )。
A.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民生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就能迎刃丽解
C.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D.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14题: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指导者。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15题:
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
第16题:
为什么说森林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重要的环境资源?
第17题: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它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重要的环境资源。有哪些环境功能?
第18题:
生存权、发展权是基本的民生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问题的实质是一个()问题
第19题:
供应商选择不仅是采购部门的事情,而且还是整个企业都需关注的重要决策。
第20题:
民生问题涉及到()。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最关心
最直接
最核心
最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