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国家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错误的是()
第1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2题:
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B. 昆曲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D. 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解析] C项错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3题:
第4题:
以下()一项属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5题:
昆曲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它属于旅游资源中的()
第6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第7题:
瓮安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玉山镇苗族的传统舞蹈的是什么?
第8题:
京剧和针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一,最早入选的是()和()
第9题:
遗址遗迹
地文景观
旅游商品
人文活动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始于2000年。( )
第14题:
第15题: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16题:
我国国务院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分类的,这种分类是否科学?请加以评析。
第17题: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第18题:
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目前辽宁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项。
第19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哪些?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昆曲
剪纸
京剧
秦腔
第22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
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
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第23题:
豫剧
新疆木卡姆
歌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