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铺设了友谊理解合作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信友善包容负责任大国形象,全面提升了我国同欧盟关系水平。期间,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和文明观,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在强调各国履行有关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积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材料二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文明是平等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第三,文明是包容的,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知识,阐明我国提出核安全观的依据。
第1题:
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拉格,开始对()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强调,这是我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问中东欧国家,也是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
第2题:
习近平主席欧洲之旅成果(),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访问期间,中国与部分欧洲国家分别签署了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同时,习近平的德国之旅,是中国国家主席8年来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了中德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积极信号。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3题:
2019年6月5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第4题:
2014年7月3日至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建交22年来,两国关系全面迅速发展,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韩国是一次走亲戚、串门式的访问,目的是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推动中韩关系再上新台阶。中国和韩国能够建立合作关系的根本基础在于()
第5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27日至12月5日对()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第6题: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国际经济论坛。
第7题:
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8题: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2019年1月7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第9题:
德国
英国
美国
日本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捷克
越南
朝鲜
慕尼黑
第13题:
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开始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强调,这是我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问中东欧国家,也是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
第14题:
2013年3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以下不是本次习近平访问的国家的是()。
第15题: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主席访问期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2015年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开始对其进行国事访问。
第17题:
2006年3月21日至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访问,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这是普京连任以来第二次访华。
第18题:
2019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应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马塔雷拉、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第19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他强调,我们不能忘记()。
第20题:
2016年3月28日至30日,习近平主席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捷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第()次访问捷克。
第21题:
西班牙
阿根廷
巴拿马
葡萄牙
第22题:
第二次
第四次
第三次
第一次
第23题:
远东
圣彼得堡
东亚
莫斯科
第24题:
3月21日至26日
3月22日至27日
3月21日至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