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1题: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第2题:
一位外国汉学家认为,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珍惜自己的传统文明,保持中华文化的精髓,使中华文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下面对中华文化评价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宋元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全盛时期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第3题: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第4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④剔除外来文化中的糟粕
第5题: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下列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置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第6题:
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第7题: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时代性
第8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你对“和而不同”是如何理解的?请从中华文化特征角度加以说明。
第9题: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有何关系?
第10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③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增加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11题:
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2009端午诗会》,致力于完成“传承中华文化,挖掘中华民族精神”这两项任务。下列对这两项任务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第12题:
中华文化国际化
中华文化科技化
中华文化古典化
中华文化现代化
第13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4题:
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 ④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第15题: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第16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第17题:
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样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18题: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就是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中华文化包含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④有利于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19题: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这说明了()
第20题: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第21题:
材料: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我们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联系材料,分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第22题:
答案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
第23题:
10月29日,刘奇葆出席“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与各国汉学家座谈,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