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目

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相似考题
更多“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佛教传入我国路线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佛教三种。

    • A、东传、西传和藏传
    • B、北传、南传和藏传
    • C、东传、北传、藏传
    • D、西传、北传和藏传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敦煌壁画中叙述释迦牟尼佛一生过程的佛教故事画,称为()故事。

    • A、本生
    • B、佛传
    • C、因缘
    • D、佛教东传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至迟从何时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 A、西汉
    • B、唐代
    • C、宋元
    • D、明清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明所具有的重要特点是()

    • A、统一和连续
    • B、分裂和间断
    • C、衰弱与复兴
    • D、汲取与融合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佛教在世界范围传播路线()

    • A、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 B、藏传佛教、西传佛教、北传佛教
    • C、西传佛教、北传佛教、南传佛教
    • D、北传佛教、东传佛教、藏传佛教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印度佛教的东传。 


    正确答案: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内地。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白马驮经到达洛阳的史话,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也是通过这条陆路来到内地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很快的发展。到公元4世纪,正当朝鲜半岛出于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前秦苻坚于建元八年(公元372年)派遣使者和僧人顺道送佛经、佛像至高丽,随后,又有僧人阿道至高丽。不久,高丽即建寺供顺道、阿道居住,这就是朝鲜半岛佛教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交往甚密,来华留学的僧人很多,隋唐佛教宗派也陆续东传,特别是禅宗传入之后,在新罗时代发展成“禅门九山”,盛极一时。
    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传入日本。这时的日本正由分散的部族权力结构向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摄政的圣德太子决定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体臣民信佛。随后,便有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僧人赴日传法,日本僧人也大批来华求法,其中,扬州大明寺僧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达到日本,并在日本弘扬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入华习法的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园仁等,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空海于唐代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来华,在长安青龙寺研习密宗与汉学,回国后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史称“东密”,其所著的《文秘镜府论》等,保留了中国文字学和音韵学的许多资料。最澄与空海同时来华,在浙江天台山研习天台宗,后又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学习密法,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园仁为最澄弟子,来华求法,以其实地见闻写成《入唐求法巡行礼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伟大著作之一。到奈良时代(公元708-781年),日本已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在平安时代(公元781-1191年)传入的中国天台宗和真言宗(密宗),都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贵族的尊崇,拥有众多的信徒,史称日本的“平安二宗”。之后,在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等极度兴盛,并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佛教思想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 第7题:

    印度佛教向世界传播的线路主要有两条,即()。

    • A、南传佛教
    • B、北传佛教
    • C、东传佛教
    • D、西传佛教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单选题
    各大宗教与文明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新教——拉美文明

    B

    佛教——印度文明

    C

    道教——中华文明

    D

    东正教——伊斯兰文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印度佛教的东传。

    正确答案: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内地。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白马驮经到达洛阳的史话,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也是通过这条陆路来到内地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很快的发展。到公元4世纪,正当朝鲜半岛出于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前秦苻坚于建元八年(公元372年)派遣使者和僧人顺道送佛经、佛像至高丽,随后,又有僧人阿道至高丽。不久,高丽即建寺供顺道、阿道居住,这就是朝鲜半岛佛教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交往甚密,来华留学的僧人很多,隋唐佛教宗派也陆续东传,特别是禅宗传入之后,在新罗时代发展成“禅门九山”,盛极一时。
    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传入日本。这时的日本正由分散的部族权力结构向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摄政的圣德太子决定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体臣民信佛。随后,便有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僧人赴日传法,日本僧人也大批来华求法,其中,扬州大明寺僧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达到日本,并在日本弘扬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入华习法的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园仁等,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空海于唐代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来华,在长安青龙寺研习密宗与汉学,回国后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史称“东密”,其所著的《文秘镜府论》等,保留了中国文字学和音韵学的许多资料。最澄与空海同时来华,在浙江天台山研习天台宗,后又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学习密法,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园仁为最澄弟子,来华求法,以其实地见闻写成《入唐求法巡行礼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伟大著作之一。到奈良时代(公元708-781年),日本已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在平安时代(公元781-1191年)传入的中国天台宗和真言宗(密宗),都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贵族的尊崇,拥有众多的信徒,史称日本的“平安二宗”。之后,在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等极度兴盛,并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佛教思想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佛教传入四川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东晋

    D

    隋朝


    正确答案: D
    解析:
    佛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由古印度传入中国,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佛教在四川地区传入的最初年代,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而在四川传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东晋,当时中原政局混乱,而蜀中较安定。

  • 第11题:

    单选题
    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至迟从何时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

    西汉

    B

    唐代

    C

    宋元

    D

    明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茶叶东传日本始于()。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清代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佛教传入四川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

    • A、西汉
    • B、东汉
    • C、东晋
    • D、隋朝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各大宗教与文明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教——拉美文明
    • B、佛教——印度文明
    • C、道教——中华文明
    • D、东正教——伊斯兰文明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佛教传于我国的时期为()

    • A、秦代
    • B、西汉
    • C、东汉
    • D、隋代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分别是()。

    • A、公元前6世纪、西汉末年、公元前7世纪初
    • B、公元6世纪、东汉末年、公元7世纪初
    • C、公元前6世纪、西汉末年、公元7世纪初
    • D、公元前6世纪、东汉末年、公元7世纪初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 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 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 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多选题
    印度佛教向世界传播的线路主要有两条,即()。
    A

    南传佛教

    B

    北传佛教

    C

    东传佛教

    D

    西传佛教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佛教在世界范围传播路线()
    A

    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B

    藏传佛教、西传佛教、北传佛教

    C

    西传佛教、北传佛教、南传佛教

    D

    北传佛教、东传佛教、藏传佛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元代以前,四川藏区佛教是从东、西两向传入的。东向传入始于公元8世纪以前。西向传入以西藏僧人白诺扎那到四川藏区传教(约公元790年前后)为历史标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佛教传于我国的时期为()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隋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