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造成“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有限B、中国人已丧失了合群的天性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压抑

题目

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造成“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有限
  • B、中国人已丧失了合群的天性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D、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压抑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相关问题
  • 第1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实业计划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


    正确答案:孙文学说

  • 第2题: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

    • A、《实业计划》
    • B、《孙文学说》
    • C、《民权初步》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以下哪个()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 A、《民权初步》
    • B、《实业计划》
    • C、《孙文学说》
    • D、《农功》

    正确答案:D

  • 第5题:

    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当时要“应世界之潮流”主要任务是()。

    • A、实现民族主义
    • B、实现民生主义
    • C、实现民权主义
    • D、颁布《临时约法》

    正确答案:C

  • 第6题:

    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 A、林则徐
    • B、严复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

    • A、魏源
    • B、邹容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
    A

    革命方略

    B

    孙文学说

    C

    实业计划

    D

    三民主义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实业计划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

    正确答案: 孙文学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的宏伟蓝图是()
    A

    《上李鸿章书》

    B

    《实业计划》

    C

    《民权初步》

    D

    《农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
    A

    《实业计划》

    B

    《孙文学说》

    C

    《民权初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包括(  )三部分。
    A

    《民权》《民生》《民族》

    B

    《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

    C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建国方略》

    D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实业计划》


    正确答案: C
    解析: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包括《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三方面阐述了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和计划。

  • 第13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世界最文明之民族,也是世界最()之民族。

    • A、和平
    • B、团结
    • C、大同化力
    • D、富强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以下()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 A、《民权初步》
    • B、《实业计划》
    • C、《孙文学说》
    • D、《农功》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

    • A、革命方略
    • B、孙文学说
    • C、实业计划
    • D、三民主义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1917年孙中山写成了《民权初步》这部重要著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与旧民权主义相比()。

    • A、新民权主义强调“主权在民”
    • B、新民权主义主张“直接民权”
    • C、新民权主义以“天赋人权”为内容
    • D、新民权主义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虚伪性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 A、人性本善
    • B、舍生取义
    • C、民贵君轻
    • D、得道者多助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
    A

    魏源

    B

    邹容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下()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A

    《民权初步》

    B

    《实业计划》

    C

    《孙文学说》

    D

    《农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世界最文明之民族,也是世界最()之民族。
    A

    和平

    B

    团结

    C

    大同化力

    D

    富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1917年孙中山写成了《民权初步》这部重要著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