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造成“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的主要原因是()
第1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实业计划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
第2题: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第3题:
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
第4题:
以下哪个()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第5题:
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当时要“应世界之潮流”主要任务是()。
第6题:
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第7题:
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
第8题:
革命方略
孙文学说
实业计划
三民主义
第9题:
第10题:
《上李鸿章书》
《实业计划》
《民权初步》
《农功》
第11题:
《实业计划》
《孙文学说》
《民权初步》
第12题:
《民权》《民生》《民族》
《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实业计划》
第13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世界最文明之民族,也是世界最()之民族。
第14题:
以下()未被《建国方略》收编。
第15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
第16题:
1917年孙中山写成了《民权初步》这部重要著作。
第17题:
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与旧民权主义相比()。
第18题: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第19题: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第20题:
魏源
邹容
康有为
孙中山
第21题:
《民权初步》
《实业计划》
《孙文学说》
《农功》
第22题:
和平
团结
大同化力
富强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