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奋斗目标是()A、实现社会主义B、革除资本主义的弊端C、为工人阶级谋利益D、解放被压迫民族

题目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奋斗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
  • B、革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 C、为工人阶级谋利益
  • D、解放被压迫民族

相似考题
更多“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产党宣言》的7篇序言中,前2篇是由两人共同编写,后5篇是由( )独自编写的。

    A、艾琳、麦克法林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斯大林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过( )篇序言。

    A、五

    B、六

    C、九

    D、七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在()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A、《共产党宣言》
    • B、《反杜林论》
    • C、《资本论》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一种革命变化理论,这一理论于1848年出版,题为《()》。

    • A、无产宣言
    • B、共产党宣言
    • C、人民宣言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 第6题:

    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过()篇序言。

    • A、五
    • B、七
    • C、九

    正确答案:B

  • 第7题: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号召。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得益于()

    • A、前人的理论成果
    • 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C、工人阶级的斗争
    •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共产党宣言》由()篇序言和正文组成。

    • A、九
    • B、八
    • C、七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过()篇序言。
    A

    B

    C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共产党宣言》共有多少篇序言?()
    A

    4

    B

    5

    C

    6

    D

    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

    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

    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

    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

    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列宁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为( )篇序言,于( )年发表。

    A、4 1882

    B、4 1888

    C、2 1882

    D、2 1888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第一国际的瓦解
    •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
    •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 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 “这些 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这段话里包 含着怎样的思想?


    正确答案: 这说明宣言中的的基本原理不是一成不变、僵化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实际运用中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不仅是正确对待《宣言》的态度,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

  • 第17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致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可能原因是()

    • A、第一国际的瓦解
    • B、修正主义的出现
    •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表明()

    • A、恩格斯过高估计了《共产党宣言》的作用
    • B、《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智慧的结晶
    • C、《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
    • D、《共产党宣言》在波兰受到工人欢迎是一种巧合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对但丁的评价?


    正确答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评价但丁时指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评价准确地表明但丁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首先,《神曲》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了鲜明的进步倾向,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的观念。这种矛盾性,既是但丁世界观矛盾的反映,也是当时新旧交替时代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具体讲,《神曲》的进步性表现在:
    (1)对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2)批判性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现实;
    (3)传播了新的思想——人文主义;表现了但丁上下求索的精神,作品中探索了从现实社会到理想社会的途径,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了意大利民族及人类的出路并做了寓言性的总结。
    《神曲》的局限性表现在:
    (1)未能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
    (2)未能摆脱封建道德观念。
    其次,《神曲》在艺术上亦有两重性,使它既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同时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与特点。一方面,作品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都是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来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真实感和主题思想的严肃性、深刻性。而这些特点首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先河。
    总之,但丁所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特点以及《神曲》思想艺术方面的两重性特点,都可以证实恩格斯对但丁的精辟评价。

  • 第21题:

    问答题
    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 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 “这些 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这段话里包 含着怎样的思想?

    正确答案: 这说明宣言中的的基本原理不是一成不变、僵化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实际运用中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不仅是正确对待《宣言》的态度,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一种革命变化理论,这一理论于1848年出版,题为《()》。
    A

    无产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民宣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对但丁的评价?

    正确答案: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评价但丁时指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评价准确地表明但丁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首先,《神曲》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了鲜明的进步倾向,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的观念。这种矛盾性,既是但丁世界观矛盾的反映,也是当时新旧交替时代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具体讲,《神曲》的进步性表现在:
    (1)对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2)批判性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现实;
    (3)传播了新的思想——人文主义;表现了但丁上下求索的精神,作品中探索了从现实社会到理想社会的途径,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了意大利民族及人类的出路并做了寓言性的总结。
    《神曲》的局限性表现在:
    (1)未能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
    (2)未能摆脱封建道德观念。
    其次,《神曲》在艺术上亦有两重性,使它既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同时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与特点。一方面,作品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都是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来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真实感和主题思想的严肃性、深刻性。而这些特点首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先河。
    总之,但丁所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特点以及《神曲》思想艺术方面的两重性特点,都可以证实恩格斯对但丁的精辟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