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共和,是因为()A、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B、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C、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D、设有保民官

题目

之所以说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共和,是因为()

  • A、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
  • B、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
  • C、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 D、设有保民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之所以说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共和,是因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中心内容是( )

    A.土地问题

    B.公民权问题

    C.债务问题

    D.选举权问题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所有人的利益②《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贵族的胜利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④罗马法是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罗马贵族如何适应共和到君主制的转变?


    正确答案: 罗马的君主制分为两种,帝国时代前期实行普林斯制,后期实行多米那特制。
    普林斯制(Principatus)一般称为元首制,它表面上依然保留共和时代的民众大会和元老院,但这些国家机构的职能被大大削弱,而帝国元首集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并且可以不断连任,成为实质上的皇帝。可以说,普林斯制是从共和制向君主的过渡阶段,它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实。普林斯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君主的个人权力,使元首能有效控制内战初定而又疆域广阔的罗马帝国。事实证明这样的政体是行之有效的,它确保了罗马帝国两百多年的和平,为帝国前期的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也使帝国境内的各个行省逐渐罗马化。公元3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的局势再度混乱,迫使军事专制的不断加强,帝国的政体从普林斯制转变为多米那特制。多米那特制(Dominatus)意为君主制,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后期的罗马帝国政体终于除去了表面共和制的伪装,实现了公开的君主专制。皇帝自称为多米那斯,宣扬君权神授,其命令有法律效力,掌握民众的生杀大权,并且采用东方的君臣之礼,所有官员都必须效忠皇帝。皇帝不但采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利用基督教巩固统治。

  • 第4题: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其中“人人”是指()

    • A、除奴隶以外的公民
    • B、全体的贵族
    • C、全体罗马共和国的成员
    • D、外邦的自由民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史上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③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统治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在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中,控制着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的是()

    • A、贵族院
    • B、独裁官
    • C、行政议事会
    • D、元老院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原因、经过与结果。


    正确答案: 经济上围绕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政治上平民没有权力。前494年,平明用武装撤离的方式迫使贵族同意平民有权选举出两名保民官来保护平民的利益,前450年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前367年,罗马通过了李锡尼—塞克斯图法,解决了土地、债务和政治权力等问题。前326年通过的波提利阿法,取消了债务奴隶制,经二个多世纪的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平民取得了胜利,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建立了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 第8题: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 B、奴隶主阶级矛盾激化
    • C、元老贵族利益受到威胁
    • D、军队将领争权夺利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对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建设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公元前494年,第一次“撤离”运动,允许平民选举自己的官吏——平民保民官。
    2、公元前471年,第二次“撤离”运动,贵族再次让步,此后平民会议被称为特里布斯会议,经会议选举的平民保民官担任特里布斯主席,有权召集会议,向会议提出提案,经特里布斯会议通过的议案被称为平民决议。
    3、公元前449年,第三次“撤离”运动,公布十二表法。这是平民对贵族的重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
    4、公元前367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使平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权利。
    5、公元前326年,波提利阿法案对贵族占有土地做了最高限制。
    6、公元前287年,温图斯〃荷田希乌斯法案宣布平民会议的决议对全体罗马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平民获得了与贵族完全对等的权利,因此这一次的胜利标志着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中,控制着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的是()
    A

    贵族院

    B

    独裁官

    C

    行政议事会

    D

    元老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原因、经过与结果。

    正确答案: 经济上围绕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政治上平民没有权力。前494年,平明用武装撤离的方式迫使贵族同意平民有权选举出两名保民官来保护平民的利益,前450年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前367年,罗马通过了李锡尼—塞克斯图法,解决了土地、债务和政治权力等问题。前326年通过的波提利阿法,取消了债务奴隶制,经二个多世纪的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平民取得了胜利,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建立了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概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正确答案: (1)原因: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平民谁有权参与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贵族在推翻王政后直接掌握政权,竭力维护和扩大自己的特权地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特权和凌驾于平民之上的阶层,真伪一个排他性的等级。大多数平民缺少土地,生活贫苦,连年征战不断,加重了平民的负担。贵族和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力不平等自然会激起矛盾,导致冲突。平民展开反对贵族的斗争要求分得土地,等权力,特别是富裕平民要求获得参与政权的权力,结束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2)过程:
    1、第一阶段以争取政治权利为主,公元前494年第一次平民撤离后,设立平民保民官,有权否决损害平民利益的法案,规定保民官在任职期间人身不可侵犯。公元前451-450年制订了十二铜表法,这是西方的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滥用法律的行为。公元前445年通过了卡鲁留提法案,废除了平民贵族不得通婚的限制,增设了平民和贵族都可当选的军政官。
    2、第二阶段:公元前396年,平民首次分得土地,公元前367年去规定了最高占有公有地的限额为500优格。规定执政官之一必须是平民。公元前326年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公元前287来了,规定了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具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
    (3)斗争的历史意义:
    1、平民地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平民取得了担任多数官职的资格,提高了社会地位,消除了氏族制度的参与。
    2、使罗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从平民中风化出的新贵族。
    3、巩固了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为罗马人的扩张奠定了基础。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器得到了完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罗马共和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奴隶制经济发展,小农经济解体
    B.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阶级矛盾尖锐
    C.罗马对外征服,消耗国力
    D.外族入侵,行省反抗

    答案:A
    解析:
    罗马共和国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当大量使用奴隶,奴隶制充分发展,意大利的土地集中到少数大土地所有者手中的时候,小农经济瓦解了,罗马共和国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也就崩溃了。罗马共和国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便在此。阶级斗争和人民起义也是共和国灭亡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 第14题: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中心内容是()

    • A、土地问题
    • B、公民权问题
    • C、债务问题
    • D、选举权问题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古罗马政治体制演变的顺序是()

    • A、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 B、君主制——元首制——贵族共和制
    • C、君主制——元首制——帝制
    • D、帝制——贵族共和制——君主制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古罗马的共和国的实质是:()

    • A、君主专制
    • B、人民主权
    • C、贵族专政
    • D、元首独裁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概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正确答案: (1)原因: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平民谁有权参与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贵族在推翻王政后直接掌握政权,竭力维护和扩大自己的特权地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特权和凌驾于平民之上的阶层,真伪一个排他性的等级。大多数平民缺少土地,生活贫苦,连年征战不断,加重了平民的负担。贵族和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力不平等自然会激起矛盾,导致冲突。平民展开反对贵族的斗争要求分得土地,等权力,特别是富裕平民要求获得参与政权的权力,结束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2)过程:
    1、第一阶段以争取政治权利为主,公元前494年第一次平民撤离后,设立平民保民官,有权否决损害平民利益的法案,规定保民官在任职期间人身不可侵犯。公元前451-450年制订了十二铜表法,这是西方的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滥用法律的行为。公元前445年通过了卡鲁留提法案,废除了平民贵族不得通婚的限制,增设了平民和贵族都可当选的军政官。
    2、第二阶段:公元前396年,平民首次分得土地,公元前367年去规定了最高占有公有地的限额为500优格。规定执政官之一必须是平民。公元前326年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公元前287来了,规定了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具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
    (3)斗争的历史意义:
    1、平民地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平民取得了担任多数官职的资格,提高了社会地位,消除了氏族制度的参与。
    2、使罗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从平民中风化出的新贵族。
    3、巩固了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为罗马人的扩张奠定了基础。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器得到了完善。

  • 第19题:

    罗马法学家集团产生于()。

    • A、罗马奴隶制时期
    • B、罗马共和国前期
    • C、罗马帝国时期
    • D、罗马共和国后期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B

    奴隶主阶级矛盾激化

    C

    元老贵族利益受到威胁

    D

    军队将领争权夺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中心内容是()
    A

    土地问题

    B

    公民权问题

    C

    债务问题

    D

    选举权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元老院并不具有实质性权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波利比关于古代罗马贵族共和国政体思想。

    正确答案: 波利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波利比阿认为希腊诸邦只所以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都采用了一种纯粹的政体,而罗马不断走向强盛的原因在于罗马人采用了一种混合政体,君主制-----执政官,贵族制-----元老院,民主制-----公民大会(罗马人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跳出了这一循环的怪圈。
    他们的政体不是上述六种中的任何一种,他们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三种因素相混合,使这三种因素得到精确的调整并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在波利比阿看来,罗马人的政治智慧就在于,他们使君主、贵族和民主这三种政体因素实现了最佳结合,使这种权力既互相钳制,又互相支持与配合,从而使得这种力量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绝对的。
    如果其中哪一种,力量要打破与其余力量之间的平衡,追求至高无上的优势地位它就必然遭到另外两种力量的联合抵制,所以,每一种力量都必须安于适当的位置,都不会也不敢轻举妄动。波利比阿在这里也把罗马的这种政治体制称之为“混合政体”,但是他所说的、他所分析的罗马混合政体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设计、所主张的混合政体有所不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混合政体,主要是希望在社会各阶级和各大集团间实现政治权力的混合与平衡,而罗马的这种体制,除了包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希求达到的那种含义之外,还包含着在家政治权力内部如何实现平衡与互相制约的含义。
    虽然罗马的执政官、元老院与公民大会与近代西方的行政、司法、立法机构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波利比阿显然已经意识到,国家政治权力内部应该有一个互相制衡、分工合作的机制。这就是波利比阿罗马政治体制分析总结所得到的最重要成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