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周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亲”,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第1题:
甲骨文中最早的和是()
第2题:
商人所崇拜的动物和西周人后来崇拜的动物是完全相同的。
第3题:
下列对周人对宗教的态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4题:
周朝和商朝的替代标志着周人告别了部落的生活方式,开始走向酋邦的发展道路。
第5题:
周人灭商以后,蓄意破坏了商人的陵墓。
第6题:
公元13世纪初,()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第7题:
(),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第8题:
12世纪初
13世纪初
14世纪初
15世纪初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笙是我国已古老乐器在甲骨文中称()。
第14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商人来自内地,而周人来自海边。
第16题:
周人灭商以后,蓄意的破坏了商人的陵墓。
第17题:
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是目前所知关于()的最早记载。
第18题:
中国的“中”,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像什么?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周人和商人对宗教的态度是完全相同的。
周人对宗教不是特别信奉。
周人所持的是现实主义的宗教观。
周人对宗教的态度是将信将疑。
第23题:
周人早期生活以农业为主
周朝建国标志着向部落生活方式告别
周人的活动轨迹基本是从东南向西北发展
传说周人是帝喾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