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第1题:
第2题:
吴贻谷翻译的()首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马克思学说。
第3题: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有言:“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巨子耶?”这里他所赞誉的是()
第4题:
清末曾抗击日本侵略台湾的台湾籍爱国诗人(),是当时“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之一。
第5题:
夏曾佑曾评价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秦皇之政”是指()
第6题: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第7题: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①仁义恭俭②“君权神授”③“天人感应”④“三纲五常”
第8题:
《人境庐诗草》的作者是()。
第9题:
黄遵宪
丘逢甲
夏曾佑
康有为
第10题:
第11题:
谭嗣同
梁启超
夏曾佑
黄遵宪
第12题:
夷族和夏族
中原和四夷
中央和地方
泛指中华各族人民
第13题: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
第14题: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中国近代只有李鸿章和周恩来二人才能称得上“外交家”
第15题:
大约在1896-1897年左右,热衷于创作“新学之诗”、“颇撏扯新名词以自表异”、探索诗歌改革之路的诗人有()
第16题: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第17题: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 ②“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 ③“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
第18题:
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
第19题:
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
第20题:
梁启超
黄遵宪
胡适
夏曾佑
第21题:
夏曾佑
蒋智由
梁启超
黄节
第22题:
黄遵宪
康有为
梁启超
夏曾佑
第23题:
梁启超
夏曾佑
谭嗣同
陈立三
陈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