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第1题:
第2题: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
第3题: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出自()
第4题:
“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出自()
第5题:
西周时期,礼的作用是()。
第6题:
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第7题:
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
第8题:
第9题:
《礼记》
《周礼》
《左传》
《尚书》
第10题:
《左传》
《周礼》
《论语》
《孟子》
第11题:
经国家
兴土木
定社稷
序民人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器以藏礼”—《左传•成公二年》“明贵贱,辨等列”—《左传•隐公五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以上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第15题:
下面哪个不属于公忠的忠于对象()
第16题:
()提到礼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第17题:
()不是“礼”作用
第18题:
公语之故。(《左传·隐公元年》)
第19题:
青铜被大量铸作武器。
青铜容器被贵族用作礼器
青铜器可以说是政治权力的象征
与国家机器之一军队的存在相联系
第20题: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亲亲,尊尊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长长,男女有别
第21题:
周礼是早期先民祭祀风俗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
周礼仅属于宗教、伦理道德性质的规范
“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
西周时期“礼”与“刑”是相互对立的两个范畴
第22题:
第23题:
《论语》
《孟子》
《大学》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