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的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第1题:
首先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文艺复兴
D.启蒙思想运动
第2题:
第3题: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第4题: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引领着“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第5题:
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的美学家是()
第6题:
近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第7题:
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请阐述你的观点。
第8题:
在《启蒙的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以“文化工业”术语取代()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思想运动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李泽厚认为:“‘()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15题: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中断了五四以前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
第16题: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第17题:
首先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第18题:
印度的启蒙运动中对以宗教为核心的文化是持保护态度的。
第19题:
勃拉姆斯的变奏曲的变化是()。
第20题:
新批评
潜意识
历史文化批评
集体无意识
第21题:
“共和与立宪”
“民主与帝制”
“问题与主义”
“救亡与启蒙”
第22题: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第23题:
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
历史文化批评
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