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不少湖泊、海湾水域不断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太湖流域每年因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约为50亿元左右。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 )
    A.有机氯和有机磷
    B.汞和镉
    C.磷和氮
    D.硫和碘
    E.铅和铝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近年来,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蓝藻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 A、细胞膜
    • B、叶绿素
    • C、细胞质
    • D、核膜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暴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


    正确答案:生物群落

  • 第4题:

    细菌和蓝藻在冥古代出现,震旦纪带壳动物爆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约为2338平方千米。

    • A、鄱阳湖
    • B、洞庭湖
    • C、太湖
    • D、西湖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人。


    正确答案:蓝藻;浮游动物;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第7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回答: 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人


    正确答案:蓝藻;浮游动物;鱼

  • 第8题:

    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群及它的细胞类型依次是()

    • A、衣藻、真核细胞
    • B、蓝藻、真核细胞
    • C、水藻、原核细胞
    • D、蓝藻、原核细胞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今年5月以来,太湖部分水域蓝藻大面积发生,细菌等分解者也随之增加,水质迅速恶化,对太湖流域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蓝藻和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即它们的细胞内没有()

    • A、细胞壁
    • B、细胞膜
    • C、细胞质
    • D、细胞核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在我国西太湖区域的水体恶臭和蓝藻大面积暴发现象,使用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其主要原因,危害,并提出应采用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我国西太湖区域的水体恶臭和蓝藻大面积暴发现象实质上为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N、P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其成因主要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太湖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营养元素进入湖内,逐渐增加了湖泊水体的肥力。这就使得大量浮游生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成为了可能,进而为草食性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其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经过千万年的演化过程,原来的贫营养湖泊逐渐变为富营养湖泊。
    2)人为原因:由于工厂排放的污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和硫的物质。因此当这些污水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太湖中,就会使的太湖中的营养物质大量增加,故导致以它们为食的藻类大量地繁殖。引起水中的含氧量下降,一些鱼类和浮游生物死亡,水质恶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其主要的危害有:
    1)水体中藻类数量增多但种类发生变化
    2)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量大量减少,水质污染。
    3)加速湖泊等水域的衰亡过程
    4)藻类、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衰亡甚至绝迹。
    5)危害人类健康,一些藻类产生的腥臭味是常规饮用水工艺难以去除的,某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在生物链中,经过生物放大作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控制对策:
    1)使用低磷洗涤剂。低磷洗涤剂含磷较少,因而能有效预防湖泊的富营养化。
    2)增加“绿肥”的使用。通过生物固氮以消除氮的直接损失,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污水处理厂应加强脱氮除磷的工艺。
    4)妥善处理含磷矿渣,尽量避免含磷矿渣直接排到湖泊中。

  • 第11题: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A

    种群平衡

    B

    种群爆发

    C

    生态入侵

    D

    季节消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2007年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除()物质超标作为诱因外,()等因素也参与导致该现象的发生。

    正确答案: 氮磷,缓流水体、光照、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不少湖泊、海湾水域不断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太湖流域每年因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约为50亿元左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

    • A、有机氯和有机磷
    • B、汞和镉
    • C、磷和氮
    • D、硫和碘
    • E、铅和铝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 A、种群平衡
    • B、种群爆发
    • C、生态入侵
    • D、季节消长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007年5月30日,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最终使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6月21日,无锡太湖局部水域再次出现蓝藻聚集。也就在这一天,这个城市七成的供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臭水。温家宝代表中央向无锡市民表示歉意。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C、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D、只有基因突变引起蓝藻变异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我国不少湖泊、海湾水域不断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太湖流域每年因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约为50亿元左右。水体富营养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见于()

    • A、水产养殖的破坏
    • B、农田灌溉造成的作物减产
    • C、作为饮水水源带来健康危害
    • D、作为工业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E、景观破坏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2007年6月4日,无锡爆发了著名的()蓝藻事件,导致自来水变臭无法饮用,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 A、西湖
    • B、鄱阳湖
    • C、太湖
    • D、东钱湖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回答: 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无机盐(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光;氧

  • 第19题:

    2007年4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人们的饮水安全。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了经济高速增长之痛。以上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上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C、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 D、解决蓝藻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根据《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太湖流域()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饮用水水源、供水设施以及居民用水点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在蓝藻暴发等特殊时段,应当增加监测次数和监测点,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 A、乡级
    • B、县级
    • C、市级
    • D、省级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2007年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除()物质超标作为诱因外,()等因素也参与导致该现象的发生。


    正确答案:氮磷;缓流水体、光照、风

  • 第22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无机盐(矿质元素);阳光;氧气

  • 第23题:

    问答题
    Practice 3  蓝藻是一种简单的水生植物,它可以在河湖、湿地、树干和温泉自然蔓延生长。当蓝藻细胞达到一定程度时,蓝藻的“密集孽生”会使水体变色、引起泡沫、散发臭气、影响贝类和鱼类的生存,还会使水质大幅度下降。  2007年夏天,富营养物和其他污染导致蓝藻在太湖、巢湖、滇池发生了蓝藻“密集孽生”现象,影响了城市供水及水生产品生长。  “密集孽生”最严重的是太湖东部。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这次“密集孽生”导致周边100多万居民供水问题长达10天之久。为了防止污染,当地环保部门关闭了770家化工厂。  2008年夏天,长期的温暖、干燥气候导致蓝藻在部分地区发生。9月,一艘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蓝藻的船在江苏省投入使用。

    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Blue-green algae is a simple aquatic plant that grows naturally in rivers, lakes, wetlands, tree trunks and hot springs. When the number of algae cells increases to a certain level, the bloom of the plant can discolor river and lake water, form scum, produce unpleasant odors, make shellfish and fish unable to survive and seriously lower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summer of 2007, nutrient runoff and other pollutants caused blue-green algae to bloom in Taihu, Chaohu and Dianchi lakes, endangering water supplies for nearby cities and threatening aquatic life in these lakes.
    Taihu, the country’s thir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swathe worst algae outbreak in its eastern part. This makes tap water undrinkable for more than 1 million local residents for about 10 days.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horities shut down 770 chemical plants around the lake to curb the pollution.
    In the summer of 2008, due to a long spell of warm, dry weather, blue-green algae broke out again in some lakes. In September, a blue-green algae-clearing vessel was put into use in Jiangsu Province. It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plan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