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自花传粉二倍体植物的茎高受三对基因A、B、C共同控制,这三个高茎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都有一个等位基因。当植株中不含有高茎基因时茎高为4cm(基础茎高),每增加一个高茎基因在基础茎高上使茎高增加2cm。请回答: 采用以下哪一种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组成
第1题:
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16
D0
第2题:
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第3题:
一般人对苯硫腺感觉味苦,由基因B控制,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基因b控制。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各是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最大可能是()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第4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第5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2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
第6题:
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都是自花传粉植物。
第7题: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第8题: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第9题: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第10题:
n/4
n/8
0
n/16
第11题:
1/2
1/4
1/8
3/8
第12题:
1/8
3/16
1/2
3/4
第13题: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第14题:
如果某自花传粉二倍体植物的茎高受三对基因A、B、C共同控制,这三个高茎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都有一个等位基因。当植株中不含有高茎基因时茎高为4cm(基础茎高),每增加一个高茎基因在基础茎高上使茎高增加2cm。请回答:将最高的植株与最矮的植株杂交,F1植株测交后代可能出现()种高度的后代,如果F1自交,F2中()cm高度的植株最少。
第15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和矮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实验分析:①如果F2中(),则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否则,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为验证你的假设,还通常选择()和()杂交,通过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否为()来进行。
第16题:
—般人对苯硫脲感觉苦味是由基因B控制的,对其无味觉是由b控制的,称为味盲。有三对夫妇,他们子女中味盲的比例各是25%、50%、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第17题: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高茎和矮茎杂交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②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③在杂种一代形成配子时,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④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都是随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的
第18题:
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第20题:
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常常由三对独立分配的基因共同决定,用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和异源六倍体种进行电离辐射的诱变处理,二倍体种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
第21题:
12种表现型
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第22题:
3/64
5/64
12/64
15/64
第23题: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