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试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试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试验组是()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乙性状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对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
B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的差异
C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
D一定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第5题: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选择下列哪组交配实验判断显隐性最好()
第6题: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第7题:
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进行下列杂交,写出其后代表型及其比例。 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第8题: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后代产生3:1的条件是什么?
第9题:
甲乙为一对相对性状,丙丁为另一对相对性状。性状为甲丙的母本与性状为乙丁的父本杂交,后代性状为甲丙:乙丁=1: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能是()。
第10题: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第11题: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若黑色与褐色这一相对性状用B和b表示,则甲、乙、丁这三只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第12题:
选用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
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的差异
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
一定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等位基因A、a和B、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①由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由B和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
第17题: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18题: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F2代基因型比率为:()。
第19题: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 通过判断,()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20题:
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进行下列杂交,写出其后代表型及其比例。 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
第21题: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的组合选项是:()
第22题: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第23题: